“佛教造像与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圆满闭幕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心毅      时间:2013-09-2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丁明夷教授(上左),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授谢成水(上右),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费泳(下左)(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ASIATICA副馆长、研究员朱新年(上左),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张总(上右)(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中华书局王守青(上右),亚太动漫联合会王六一(下右)(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英国创意美术大学UCA王子祺(上左),西藏象雄文化发展协会坚参(上右),敦煌现代石窟艺术中心常嘉煌教授(下右)(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主持人:温玉成教授(右),谢成水先生(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总先生做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总结(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总先生向灵泉寺赠送墨宝(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菩萨在线海外讯 2013年9月27日,第二届亚洲佛教文化节“佛教造像与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在斯里兰卡佛教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圆满闭幕。

 

    在闭幕式之前举行了第三场和第四场的研讨会,丁明夷教授题目为《中国佛教石窟概述》,费泳的题目为《中国佛像服饰披着方式及样式变迁》,谢成水题目为《唐代佛教造像男女共性理想美艺术的形成》,朱新天的题目为《从阿育王石柱到印度石窟艺术口的神奇瑞兽》,张总的题目为《陕西淳化金川湾的三阶教刻经窟》,王守青的题目为《浅谈佛教艺术创作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王六一的题目为《通过动漫与数字技术来传承和宣扬佛教艺术》,王子祺的题目为《当代佛教艺术的新载体》,坚参的题目为《浅析象雄壁画兴衰》,常嘉煌教授的题目为《佛教艺术的创新与亚洲文艺复兴》。与会学者分别就自己的题目进行了精简的主题演讲。

 

    闭幕式首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总先生做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总结,他指出,此次研讨会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佛教石窟、造像艺术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通过了两天的时间,与会的学者就自己研究的领域,与大家进行了分享,主要涉及了环境生态,遗址,服饰,神兽以及碑、大佛等相关的方面的领域。通过此次研讨会,让世界各国的相关专业的学者们,从求真的角度进行研究讨论,了解佛像及石窟相关的一些真实的情况,从而为以后更好的研究佛教造像和石窟艺术的保护、研究、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廷杰先生致辞(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朱新天女士致辞(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如心法师致感谢辞(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研讨会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研讨会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研讨会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大愿大和尚与学者合影留念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心毅)

 

    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廷杰先生与法国东方艺术博物馆朱新天女士分别致辞以祝贺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本次研讨会收获很大,期待下次有机会再一起讨论佛教造像和石窟艺术的相关问题。

 

    第二届亚洲佛教文化节“佛教造像与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共收到32篇相关专业的论文,分为四场讨论会。世界各国的佛教造像及石窟艺术专家学者30余人向研讨会阐述自己的论文,并与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经验。以此来了解佛教造像和石窟艺术的保护、研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从而共同推进共同推进佛教造像与石窟艺术的繁荣与发展。闭幕式结束后,大愿大和尚与学者合影留念。(现场记者:心毅 慧悟)

 

相关新闻:

第二届亚洲佛教文化节在斯里兰卡康迪隆重开幕

第二届亚洲佛教文化节“佛教造像与石窟艺术国际研讨会”隆重开幕

首届“亚洲禅学研讨会”在香港隆重举行

相关专题:第二届亚洲佛教文化节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