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0月2日,成都文殊院第十四期寺院生活体验营进入第二天。上午9时,空林佛学院讲师果辉法师给营员讲解《十善业道经》。
果辉法师讲授《十善业道经》,教导大家对自己负责任
316名营员认真听讲
法师的开示精彩绝伦,认真记下来细细咀嚼
菩萨在线四川讯 2013年10月2日,成都文殊院第十四期寺院生活体验营进入第二天。上午9时,空林佛学院讲师果辉法师给营员讲解《十善业道经》。不论是在家修行还是出家修行的佛弟子,《十善业道经》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修学方式。法师用这堂讲座来指引营员走上学修之路。
践行十善业 对自己负责任
果辉法师在开示中为营员归纳总结了《十善业道经》的作用及内容。他认为,《十善业道经》的作用总结起来就是“对自己负起责任”,也就是对身、语、意三个方面负责。对“身”负责,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对“语”负责就是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对“意”负责就是不贪、不嗔、不邪见。这就是“十善业”。
改变自心 能获得幸福生活
人人都想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可常常又事与愿违,在追求幸福时反而更加痛苦。法师针对这一问题告诉大家,人们今天生存的世间之所以有不同的生命现象,就在于“心”而产生的不同作用。因此,想要获得幸福的生活,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心”,让心趋于“善”。有营员感叹,“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太重要,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之心。
“杀”与“不杀”不是关键 尊重生命才是真
法师在讲到“不杀生”时,语重心长地开示说,杀生的原因究其根本并不在于杀或不杀,而在于自身对生命的不平等心、漠视,甚至歧视。从因果的观点来看,你今天吃掉的某个生命也许就是前世的父母。法师说到这里时,当即让营员发出惊叹,深感杀生的严重性。
一位曾在文殊院青年佛学会闻熏班学习过的营员告诉记者,当时在班里学习过《十善业道经》,但今天再听又有了更多新的认识,特别对于“不杀生”更是生起了警惕之心。
从报到入营到10月2日,营员们已学习了《二课合解》、《八关斋戒》及《十善业道经》,对一个佛弟子入门时应该了解的佛法知识基本有了认识,多数营员表示认同,并且觉得离开寺院后应该继续深入学习,认真安排每日的早晚课。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