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是在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和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水谷幸正先生等中日佛教界人士的共同倡议下,于1986年正式创办的两国佛教交流形式。2013年11月24日,以“净土佛教的人间性”为主题的第14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沪上名刹玉佛禅寺隆重举行,开幕式之后进入了分组发言。
第十四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分组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上海社科院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元春教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宋立道教授阐述了现在社会净土佛教的社会性(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日本佛教大学佛教学部教授佐藤健对法然净土宗净土教在现代社会进行阐述(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以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对净土的当代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菩萨在线上海讯 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是在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和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水谷幸正先生等中日佛教界人士的共同倡议下,于1986年正式创办的两国佛教交流形式。2013年11月24日,以“净土佛教的人间性”为主题的第14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沪上名刹玉佛禅寺隆重举行,开幕式之后进入了分组发言。
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上海社科院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元春教授主持,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宋立道教授从现代性对净土佛教的影响着眼,阐述了现在社会净土佛教的社会性。日本佛教大学佛教学部教授佐藤健对法然净土宗净土教在现代社会的使命进行了阐述,提出人的身体是来自极乐世界的宝贵资粮,保持健康正是念佛的助业。中国人民大学温金玉教授以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对净土的当代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
日本佛教大学大谷荣一教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刘元春教授对黄念祖“真信论”进行了探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日本佛教大学中御门敬教教授对日本净土宗实践方面进行了讲读(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教授以民国年间上海居士的佛教净土信仰多元化特征进行了论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日本佛教大学东海林良昌教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宋立道教授主持,日本佛教大学大谷荣一教授从渡边海旭与佛教事业、净土宗社会派的脉络、近代净土宗的佛教社会事业思想的共通性独自性以及渡边海旭的通途立场和别途立场对净土文化发表了自己看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刘元春教授对黄念祖“真信论”进行了探讨,对净土信仰“迷信”与“真信”社会现场给出深刻的解析。日本佛教大学中御门敬教教授,对日本净土宗实践方面进行了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唐忠毛教授以民国年间上海居士的佛教净土信仰多元化特征进行了论证,认为净土信仰是近代中国佛教“人间化”“实践化”在市民生活中的表现。日本佛教大学东海林良昌教授列举了日本各种灾难,并根据净土僧侣贞存进行的灾害故者回向活动进行了阐述。
第十四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闭幕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大会闭幕式由唐忠毛教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中方代表宋立道教授作学术总结(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广濑卓尔也对日本的佛教学者论文进行了总结(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觉醒大和尚作最后讲话(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卢浔出席闭幕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第十四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圆满闭幕(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大会闭幕式由唐忠毛教授主持,中方代表宋立道教授作学术总结,宋教授分别对中方学者的5篇论文进行了总结,认为这次的论文都对净土宗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很好的阐述,并提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对净土信仰有着重要的地位。广濑卓尔也对日本的佛教学者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期望学术交流今后能继续传承下去,为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发挥巨大的作用。
最后觉醒大和尚宣布第十四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圆满结束。
本次研讨会,共收集到价值相当大的论文10篇,大都围绕着净土主题,提出了富有学术价值的议题,对弘扬净土思想影响社会,净化人心的作用和体现都进行了阐述,并且紧密根据时代的需要,为中日的交往发挥了纽带的作用,使得净土佛教翻开了中日交往的新局面,促进两国的沟通和文化的长远发展。(现场记者:妙静 妙善 慧宏 慧愿)
相关新闻:第十四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玉佛寺开幕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