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鸠摩罗什大师圆寂1600周年暨佛教教育现代化”论坛圆满闭幕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慧宏      时间:2013-12-14

A小组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宗柱法师主持第一场对话(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杨维中教授发表论文(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第二场对话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麻天祥教授主持对话(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理净法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第三场对话(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徐文明教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学者徐明生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善)

 

    菩萨在线浙江讯  2013年12月14日,“纪念鸠摩罗什大师圆寂1600周年暨佛教教育论坛”活动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国际会议中心、慈恩院、参学会馆、长生素斋馆分组举行。


    A小组发言分别由宗柱法师、麻天祥教授、徐文明教授主持。韩传强、李万进、苗利辉、彭瑞花、杨维中、张云江、德澄法师、郭文、理净法师、王雪芬、姚彬彬、张敬川、丁小平、冯国栋、黄超、刘田田、徐明生、许潇等21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表了论文,并进一步阐述观点,对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经文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B小组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张培锋教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金易明教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第二场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界定法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黄夏年教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孙昌武教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宗慧法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B小组发言分别由张培锋、界定法师、宗慧法师主持。黄夏年教授、金易明教授、孙昌武教授、成建华、崔峰、门肃法师、彭无情、姚卫群、黄国请、林敏、桑宝靖、张淼、蔡昌雄、冯金忠、郭俊良、李蓉、刘海玲、孙绪会、杨波等20位专家学者发表论文,学者对鸠摩罗什大师思想和对佛教文化贡献方面做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确立了鸠摩罗什大师在中古佛教历史上的地位。

 C组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法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湛空法师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第二场对话(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李向平教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Nabirittankadawara Gnanaratana长老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会闲法师翻译(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如义法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C组发言由性纯法师、李向平教授、如义法师分别主持。唐忠毛教授、段玉明、李荣荣、湛空法师、王大伟、坚意、李湘江、Nabirittankadawara Gnanaratana、佟洵、王荣国、吴华、周玉茹、蔡耀明、陈洁、邓伟仁、刘建华、闵军、杨洋、郑志明等21为专家学者分别对佛教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观点,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对当代的学僧修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当代佛教的教育发展上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并寄予厚望。

D组论文发表(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王亚荣教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G.D.Sumanapala教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会闲法师翻译(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第二场对话(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慧宏)


陈坚教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谭洁女士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通了法师主持(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D组论文发表由王亚荣、陈坚、通了法师主持。崔红芬、G.D.Sumanapala、刘奉祯、普超法师、王建光、尤惠贞、张子开、白冰、佛心法师、谭洁、汤元宋、王宝坤、王亚荣、吴恺、董祥勇、郭美星、国威、李玉用、林啸、路永照、张昌盛、宗志法师等,对佛教的一些研究进行了分享,大部分涉及教育问题,对佛法的传承方面也指出了更新的方向。


 论坛闭幕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黄夏年教授作总结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会闲法师宣布论坛闭幕(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专家学者法师参加闭幕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纪念鸠摩罗什大师圆寂1600周年暨佛教教育现代化”论坛圆满闭幕(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静)


    在各自小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之后,论坛进入尾声。由普陀山佛协副会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主持论坛闭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黄夏年教授作总结发言。黄教授对本次论坛学者的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了几点希望。希望学者能加大对鸠摩罗什的研究范围,以及鸠摩罗什弟子之间的关系,最后,祝愿学者在研究佛教方面能作出更大贡献!论坛越办越好。


    本次参加论坛的学者100余人,共计收到论文100多篇,大多数以纪念鸠摩罗什的意义为方向,同时又提出了普陀山与鸠摩罗什的渊源,对普陀山佛教的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就从参会者的论文上看:1、学者的论文对鸠摩罗什的研究细化,内容广泛;2、对鸠摩罗什的评价进一步的深化;3、对研究鸠摩罗什现代的意义给出了方向。在佛教教育问题上:1、古代教育先声由两篇,其他有讨论丛林教育的文章;2、现代佛教教育的特点,紧扣现实社会,围绕佛教特点,放眼国内外,落实现代的责任;3、民国时期的教育研究成为重点。(现场记者:妙静 妙善 慧宏 果明)

 

》》》》念鸠摩罗什大师圆寂1600周年暨佛教教育论坛《《《《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