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腊八粥”呈现出佛教圆融合一的包容精神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妙音      时间:2014-01-08

导读:腊八节作为传承千余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市白领中腊八一定要吃腊八粥过节,除了可以享受传统节日的热闹气氛,更可以享受美食的养生意义。一碗腊八粥的原料有白糯米、鸭血糯、花生、莲子、黄豆等等总共有十多样食材。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正是佛教圆融合一思想的体现。

腊八粥各色食材(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五味调和,百味香”(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圆融合一”

 

   菩萨在线佛讯  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民众将“腊八节”看成春节即将到来的信号,在这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得道之日,成道之前,曾有牧女向他进献乳糜。于是佛寺僧侣都在这一天诵经,并用谷米和干果做粥供佛。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后来,“腊八粥”广传民间。

 

    腊八节作为传承千余年的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都市白领中腊八一定要吃腊八粥过节,除了可以享受传统节日的热闹气氛,更可以享受美食的养生意义。全国各地许多寺院进行施粥、祈福活动,传统腊八也“穿起新衣”被赋予缤纷的时代色彩。

 

    在北京民间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民众要上街安顿年货,各类庙会也开始操办起来,空气中“年味儿”渐浓。今年,京西古刹潭柘寺以“舌尖上的福缘”为主题,举办腊八舍粥大会。其腊八粥是由大米、红枣、莲子、桂圆等多种原料,文火熬制近10个小时而成。同时,每逢腊月初八,北京雍和宫也会举行施粥活动来广结善缘。

  

    “腊八粥要熬制得好,时间和火候最重要,像我们熬制一锅要花一小时左右。“今年的腊八粥共有18种食材,大米、糯米、红豆、黑豆、莲子、枣子、芋头、蚕豆、元宵等,计划熬制128锅。”大明寺素食堂负责人介绍,这些食材都是精心挑选搭配的,“枣子寓意着早早发财;芋头寓意吉祥;元宵则象征着团团圆圆,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福气十足。”为了熬制腊八粥,苏州寒山寺法师说,他们从元旦起就准备食材了。一碗腊八粥的原料有白糯米、鸭血糯、花生、莲子、黄豆等等总共有十多样食材。

 

    内地传统腊八“穿新衣”:寺院奉粥使传统节日呈现新特色。现在的腊八粥的配料是依个人口味而定的,一般的有大米、花生、绿豆、红豆、莲子等。其他还有自选辅料的扁豆、红枣、桂圆、山药、百合,枸杞子、薏米、小米、其他豆类、红枣等。此粥可加糖成甜品,或者加盐。

   

    所谓“五味调和,百味香”,正是佛教圆融合一思想的体现。圆融哲学认为,万事万物,因皆为终极实在一真法界或诸法实相所现,同一体性故,既能保持其原有立场和特性,圆满无缺,而又为完整一体,且能交互融摄,毫无矛盾、冲突。

 

    圆融精神表现于处理一切矛盾关系的实践中,使中国佛教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鲜明的融和性格。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冲突仍然很尖锐,需要一种和合精神展开各种宗教、各种文化的对话,消解对立,互容并存,营造和平发展的良好环境。弘扬佛教圆融精神,对促进各宗教、各派别及各种文化的和合、融合,乃至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吃腊八粥,除了有纪念佛陀夜睹明星成道开悟的意义,还有:温暖、圆满、和谐、吉祥、健康、合作、营养、淡泊、方便、感恩、欢喜(以粥代茶)、结缘等意义。天津民俗在腊八前一晚,善男信女捻豆做粥,每捻一豆,曰结缘豆。因此做一诗:“喜到初八腊月天,门前舍豆俗相沿,信士弟子熬粥夜,善念佛声生结善缘。”“中国传统节日比起洋节更有味道。”人们越来越注重传统节日。在原有习俗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不但保留了中华文明的精髓,还呈现出时代特色。不变的是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文图/菩萨在线编辑部综合整理)

 

2014年寺院施粥活动:

上海玉佛 禅寺举行2014年迎新年腊八赠粥活动

浓浓五行腊八粥 片片少林慈悲心

“品尝美味腊八粥、共享和谐吉祥年”上海二严寺腊八节慰问敬老院老人

南通太平禅寺举行“腊八奉粥”活动

无锡永兴寺腊八节为信众施粥

苏州寒山寺腊八节施粥 十方信众排长龙

上海龙华古寺腊八施粥暨释迦牟尼佛成道释迦牟尼成道纪念法会

“腊八节”南京多家寺庙施粥

苏州小九华寺举行腊八施粥暨慈善放生活动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