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仁寿寺隆重举行改造提升奠基仪式

来源:菩萨在线      发布者:妙翊      时间:2014-02-25

导读:因缘殊胜,法喜充满,时逢吉日,佛光普照。2014年2月25日,广东佛山仁寿寺隆重举行改造提升奠基仪式。仁寿寺位于佛山禅城区祖庙路5号,是佛山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2012年9月27日,佛山市政府召开仁寿寺改造提升项目会议,决定将仁寿寺面积扩至45亩。因佛在灵山,佛山即灵山,佛陀于灵山宣讲《法华经》,改造提升后的仁寿寺,将是更加规范和完善的佛教寺院,是彰显《法华经》经义的殊胜道场,乃至成为佛山寻根、正名、扬善的宗教旅游胜地。从而推动佛山佛教文化发展,提升佛山城市形象。

广东佛山仁寿寺隆重举行改造提升奠基仪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迎请为此次奠基的十五位高僧大德(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迎请仪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宽运大和尚(左一)、心澄大和尚(左二)、明生大和尚(左三)拈香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佛山仁寿寺住持明生大和尚说法语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海内外高僧大德共同诵经祈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菩萨在线广东讯:因缘殊胜,法喜充满,时逢吉日,佛光普照。2014年2月25日,广东佛山仁寿寺隆重举行改造提升奠基仪式。大德法师、护法居士,十方善信,欢喜踊跃齐聚盛会,共沾法喜。

 

    上午九时,仁寿寺经幢高悬、钟磬和鸣。依照佛教仪轨,两序大众、四方佛子信众齐聚寺院至法堂迎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佛山仁寿寺住持明生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大和尚,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菩提禅院住持健钊长老,香港佛教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香港西方寺住持宽运大和尚,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新竹佛教会理事长明空大和尚,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大佛寺方丈耀智大和尚,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广州六榕寺方丈法量大和尚,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韶关大觉禅寺方丈明向大和尚,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湛江佛教协会会长有生大和尚等诸山长老。

 洒净仪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洒净仪式(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明生大和尚为奠基洒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奠基仪式现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培植无量慧根(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仪式上,海内外高僧大德共同诵经祈福,主法法师主法拈香、洒净、说法。现场梵音嘹亮,居士虔诚念诵,信众欢喜瞻仰。庆幸参加如此庄严殊胜的法会,培植无量福德善根。

 

    观音赞后诸位法师为殊胜法会回向,并为仁寿寺奠基挥锹培土,四众法喜充满,共同庆贺普门现啟,妙相光明,正法久住。

大德法师、护法居士、十方善信,欢喜踊跃齐聚盛会 共沾法喜(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佛山仁寿寺住持明生大和尚致辞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大和尚宣读中国佛教协会贺电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佛山市政府麦洁华副市长发表讲话(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为奠基培土(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曾晓辉副主任,广东省委统战部民族宗教处柯维良处长,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宗教一处符永培处长,佛山市政府麦洁华副市长,佛山市人大刘耀淳副主任,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马亮照部长,佛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张建辉局长等领导出席此次奠基仪式。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佛山仁寿寺住持明生大和尚首先致辞:感谢佛山市委、市政府对宗教工作的关心支持,并表示要加快推进仁寿寺改造提升工作,努力把仁寿寺建设成为道风纯正、整洁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佛教寺院,同时团结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佛山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幸福佛山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心澄大和尚宣读中国佛教协会贺电。

 

    佛山市政府麦洁华副市长作了讲话。她说,佛山是佛教传入较早的地方,佛山“因佛得名”,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佛命名的地级市,与佛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佛教文化与佛山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佛山文化。深入挖掘整理佛山佛文化资源,推进佛山仁寿寺改造提升,是弘扬佛山特色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开发和保护的具体体现,是佛山寻根之举、佛山正名之举、扬善之举,希望社会各界充分理解、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仁寿寺改造提升工作。

 

    最后,各位领导、高僧大德为奠基培土并合影留念。

为奠基培土(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合影留念(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参加奠基仪式的十方善信(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十方善信,欢喜踊跃齐聚盛会,共沾法喜(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妙雨)

 

    佛山是我国汉地唯一因佛教而得名的城市。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二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乡人奔走相告。于是人们便齐聚起来,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而得名“佛山”。

 

    仁寿寺位于佛山禅城区祖庙路5号,是佛山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由密宗纵堂大和尚在观音堂铺佛山涌边创建。

 

    历经三百五十五年,期间顺治年间的国师——玉琳通琇禅师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主持募捐并重修山门。至道光年间,因仁寿寺僧粮久乏,法运式微,广州华林寺住持仁机(祗园)大和尚受佛山官绅的邀请,到佛山募化重修仁寿寺。至咸丰元年(1851年)工程完毕。寺院规模更胜从前,前至佛山涌将军桥头,后达文华里尾,左邻镇南街,右连三官街。寺内除四座主大殿外,仍有后殿、左右偏殿、龙华堂、方丈室、斋堂、客室以及僧舍99间和花园一个。花园内有彩虹桥两座。

 

    1935年由佛山佛教密宗弟子李佩弦等捐资在园中兴建一座高达七层楼阁式的如意宝塔,塔内供有十多尊瓷佛,其中绿度母佛像是由石湾陶塑名艺人潘玉书手塑,1938年由中国佛学会会长虚云大和尚主持开光仪式.此时园内还建有碑记纪念亭,仁寿寺可谓达到历史鼎盛时期。

 

    2002年5月,明生法师受政府和四众弟子邀请驻锡佛山,主持仁寿寺重建工作。2003年11月30日,经过多方努力,仁寿寺新大雄宝殿,在海内外高僧大德以及四众弟子的见证下,举行了隆重的开光庆典。2003年至2012年,承蒙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与佛教信众的鼎力支持,征收老大殿及周围建筑用地,使仁寿寺复建面积扩大到23亩。

 

    如今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重要节日,来寺瞻礼的信教群众和游客日趋增加,每年的春节更超过十万人次。寺院规模偏小,满足不了信众的宗教生活需求,难以举办大型综合佛教文化活动。

 

    2012年9月27日,佛山市政府召开仁寿寺改造提升项目会议,决定将仁寿寺面积扩至45亩。因佛在灵山,佛山即灵山,佛陀于灵山宣讲《法华经》,改造提升后的仁寿寺,将是更加规范和完善的佛教寺院,是彰显《法华经》经义的殊胜道场,乃至成为佛山寻根、正名、扬善的宗教旅游胜地。从而推动佛山佛教文化发展,提升佛山城市形象,如是浩大工程,须赖众善普会,因缘具足,才是功德圆满。敬祈十方社人贤达、乡绅黎庶和关心佛山佛教的有识之士与护法信众为建设家乡文物古迹,传承佛山优秀佛教文化,成就仁寿十方丛林,集腋成裘,共襄盛举,则三宝光中功德有徴,福慧双臻,流芳千古。(现场记者:妙雨 果戒)

 

 

(责任编辑:范祖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