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大昭寺
举行诵经法会
诵经法会现场
集体诵经
菩萨在线西藏讯:2011年8月4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大和尚率领的“雪域`慈爱之旅——上海玉佛寺觉群慈爱功德会赴西藏慈善之行”进入第三天行程。参访团一行参访了大昭寺。
在为期五天的系列慈善活动中,上海玉佛禅寺将在西藏地区援建希望学校,为拉萨孤残儿童援建“觉群慈善图书室”和“觉群慈善活动室”,并将资助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整理经籍和古籍,资助西藏部分寺院庙宇修缮和庄严佛像。
慈悲喜舍,历来为佛教扶危济困之舟楫,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乃佛菩萨普渡众生之津梁。玉佛寺作为海内外名刹,始终秉承佛陀大慈大悲的精神,多年来致力于慈善公益事业,卓有成效。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佛教寺院能够高调慈善,因为,慈善,需要传播,爱心,需要传递。
赠送礼物
赠送礼物
合影留念
站在大昭寺清晰可见布达拉宫
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纪吐蕃王朝的鼎盛时期,建造的目的据传说是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该佛像是当时的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的尼泊尔尺尊公主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之后寺院经历代扩建,目前占地25100余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大昭寺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尼泊尔带去的8岁等身像于八世纪被转供奉在小昭寺。
大昭寺建造时曾以山羊驮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为“羊土神变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为歌颂释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传佛教各派僧众,在寺院举行了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也有观点认为早在9世纪时已改称大昭寺。清朝时,大昭寺曾被称为“伊克昭庙”。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西藏的寺院多数归属于某一藏传佛教教派,而大昭寺则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西藏政教合一之后,“噶厦”的政府机构也设在大昭寺内。活佛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历来在大昭寺进行,1995年,确定十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相关资讯
“雪域·慈爱之旅”一行参拜佛教圣地——色拉寺
西藏自治区统战部长齐扎拉会见并宴请觉醒大和尚及“雪域·慈爱之旅”一行
上海玉佛禅寺向西藏地区慈善项目捐赠仪式
“雪域·慈爱之旅”一行参拜佛教圣地——布达拉宫
(责任编辑 余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