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易明教授
大菩文化佛讯 电视传媒的发达,国人对历史的瞭解,也往往以此管道为来源。但是,此种历史,其随意杜撰的成分比比皆是,更有乾脆“戏说”以至于“恶搞”的,令人无法忍受。就作者所见,对文学名著《西游记》糟蹋式改编,如《大话西游记》《沙僧日记》等的肆意“恶搞”,实在是对中国文化和文化人的毁损,其获得的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之比,无疑是得不偿失。
作者认为,将这种文化垃圾当作文化消费品强行兜售给国民,其作俑者之文人的德行实在过于龌龊、鄙陋。由于《西游记》对一代圣僧的贬低化渲染,中国人对玄奘大师的历史原貌,已经十分模糊,即使信仰佛教的民众,玄奘大师也是一个被云遮雾盖、存在与否不足挂齿的人物。中国学术界近年来连续举办的三届玄奘大师学术思想研讨会,并未使民间对他的瞭解程度有所改观。直到复旦大学钱文忠先生在“百家论坛”中的系列讲座《玄奘西游记》播出,玄奘大师的英名遂再次为民间所津津乐道。可见,通过现代电视、报纸等传媒手段,在国学走出“象牙塔”,发挥其化导众生、薰陶民族素质方面的作用,确实十分重要。但通俗中,学者千万注意不要重蹈“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