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南朝佛教与金陵”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鸡鸣寺召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澄)
隆相法师代表南京市佛教协会致欢迎词(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澄)
黄心川教授认为以“南朝佛教”为题材组织研讨活动很有意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恒)
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张全录代表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澄)
理海法师主持开幕式(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恒)
主旨论坛(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恒)
杨曾文教授对南朝梁武帝崇奉佛教及其佛教著述、佛教思想作概要论述(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澄)
黄夏年教授认为作为一位素王,梁武帝对后来的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恒)
孙亦平教授从家乡、女性、道教三个视角,阐述佛教对道教的影响(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澄)
陈永革教授以“官寺”为视角,以南朝佛教为切入点,研究金陵佛教,阐述佛教中国化历程(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恒)
董群教授主持主旨论坛(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澄)
出席开幕式的专家学者、江苏尼众佛学院和栖霞佛学院的师生(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恒)
南朝首刹 清净庄严(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恒)
大菩文化江苏讯 2018年5月26日,第三届“南朝佛教与金陵”学术研讨会在鸡鸣寺开幕。鸡鸣寺位于鸡笼山,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有“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张全录;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栖霞寺住持隆相法师;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建初寺住持大初法师;南京大学哲学系孙亦平教授;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鸡鸣寺住持、江苏尼众佛学院院长莲华法师;东南大学教授、金陵图书馆馆长、江苏尼众佛学院副院长董群等领导嘉宾与大德法师出席活动。江苏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南京清凉寺住持理海法师主持开幕式。
隆相法师代表南京市佛教协会致欢迎词。他肯定了前两届“南朝佛教与金陵”学术研讨会取得的成绩,对学界对佛教文化的支持与贡献表示感谢,并预祝第三届研讨会圆满、与会大众六时吉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代表学者致辞。黄心川教授认为以“南朝佛教”为题材组织研讨活动很有意义。南朝佛教最大的贡献是梁武帝以皇帝身份颁布让僧人吃素的诏书。这道诏书至今已有141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效的政府公文。此外,南朝佛教在佛教中国化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虽然对南朝佛教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例如三教关系。
江苏省宗教局副局长张全录代表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南朝时期,南京是佛教的翻译、思想、文化中心,为佛教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和深厚的实践,对推动宗教中国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张全录副局长认为研讨会的召开,对进一步提高尼众佛学院的僧才素养、深化南京佛教史研究、促进江苏佛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董群教授主持主旨论坛。杨曾文教授、黄夏年教授、孙亦平教授、陈永革教授紧扣大会主题展开对话,深入交流南朝佛教文化。
杨曾文教授对南朝梁武帝崇奉佛教及其佛教著述、佛教思想作概要论述。杨教授指出在扶持佛教方面,梁武帝主要做了四件事:一、优待僧众,奖励佛教义学;二、广建寺院,盛造佛像;三、命学僧译编佛教典籍;四、禁止出家人饮酒食肉,严格僧团戒律。南北朝时期,学派林立,梁武帝以帝王身份推崇佛教,通过讲经、注释等方式将佛教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中国佛教在教义上的中国化与民族化。
黄夏年教授以不食肉为切入点,阐述了佛陀的限制食肉观、大乘佛教的不食肉观、中国佛教的不食肉观。黄夏年教授指出梁武帝的佛教信仰改变了国家的礼仪和治国方略,以及用人和国家的发展。梁武帝对佛教所做的一切,其影响是深远的。作为一位素王,梁武帝对后来的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孙亦平教授从家乡的视角,回顾了与鸡鸣寺的渊源,以及鸡鸣寺近年来的发展;从女性的视角,由衷敬佩莲华法师带领寺院走向复兴;从道教的视角,分析梁武帝的思想转向,客观理性地谈论佛教对道教的影响。
陈永革教授以“官寺”为视角,以南朝佛教为切入点,研究金陵佛教;分析梁武帝、隋炀帝、唐代、五代、明朝初期等时期的“官寺”政策,阐述佛教中国化历程。
经过对话,诸位专家学者认为学界对南朝佛教的研究还不够,应加大研究力度;希望江苏尼众佛学院能培养出对佛教有深入研究的僧才,为佛教研究作出更大的贡献。
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兴建同泰寺,使鸡笼山真正成为佛教胜地。天竺高僧达摩从印度来建康时,曾居于此。梁武帝常到寺院说法讲经,听众逾万。梁武帝曾先后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在此编著《梁皇宝忏》,发布《断酒肉文》,使同泰寺成为当时南方之佛教中心,成为汉传佛教素食发源地。
明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人在同泰寺故址重建寺院,加以拓展扩建,并题额为“鸡鸣寺”。1996年,莲华法师任鸡鸣寺住持以来,鸡鸣寺致力于佛教尼众教育、佛教文化弘扬、慈善公益事业,先后开设江苏尼众佛学院、书画院、菩提轩心理咨询中心等,积极实践“人间佛教”理念。
2014年,首届“南朝佛教与金陵”学术研讨会在鸡鸣寺圆满举行。如今已是第三届。在本届论坛上,专家学者将就“南朝建康佛教人物研究”这一议题,交流研究成果。(现场记者:妙澄 果明 慧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