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哪里去?广州大佛寺普觉论坛引“生死之辩”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9-08-03
“我”到哪里去?广州大佛寺普觉论坛引“生死之辩”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

4D9A8073.jpg

2019佛教与生命教育学术交流大会(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大菩文化广东讯 8月3日至4日,由广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大佛寺和岭南佛教文化研究院承办、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和觉行义工工作室协办的第四届普觉论坛于广州大佛寺举行。此次论坛以“佛教与生命教育”为主题,共分生死学、安宁疗护、终极关怀三场主题演讲。


3.jpg

全体起立唱国歌(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4.jpg

耀智大和尚表示我国生死教育还需进一步发展(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开幕式上,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市大佛寺方丈耀智大和尚代表主办方对各方来宾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大佛寺自2003年以来在“生命教育”领域的主要历程和重要成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耀智大和尚表示:我国的传统文化认为死亡是非常不吉利的,因此我国生死教育还需进一步发展。生命的教育是让我们认识生命的难得,摆脱人生的贪嗔痴念。


5.jpg

周大力希望这次研讨会能为中国生死学的发展再添一把火(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副会长周大力表示:近年来生死教育、临终关怀等文化逐渐被我国大众所接受,国家部委也越来越关注该课题,希望这次研讨会能为中国生死学的发展再添一把火。生死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不仅需要医疗工作者、心理专家也需要宗教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进行临终关怀、积极引导,帮助人们安详的走完人生旅程。


6.jpg

申荷永表示当个人的生命融入个人自信的时候就是生命的超越(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澳门城市大学教授申荷永表示:生死学这门学科不仅让大家了解生死,也启示大众对生死有所超越。如何把中国的典籍、佛法的教义用心理学的自由想象法、沙盘游戏等方法展现出来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是佛教教义与现代心理学的共同点。


衍民居士向耀智大和尚赠送贝叶经(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开幕式上,衍民居士代表三孝堂向广州大佛寺赠送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贝叶经,耀智大和尚接受捐赠并颁发捐赠纪念证。


8.jpg

耀智大和尚作“癌症康复与生命关怀探究”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生死学论坛上耀智大和尚进行了题为《癌症康复与生命关怀》的发言,对大佛寺自2016年以来举办的癌症患者康复营进行了总结和概述。癌症康复营秉承:科学原则、综合干预、慈善公益的三大原则。以佛教教义调心、传统运动调身、营养干预调病、终极关怀导归为主要理论基础对癌症患者开展积极引导,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9.jpg

静波大和尚作“由生死真相引发的科学与智慧”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哈尔滨极乐寺方丈静波大和尚在主题发言中表示: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所谓皈依三宝实际上就是破除人生的贪嗔痴,是利他主义、成就自我的。因为生命的痕迹如此明显,所以要注意言行,管控身口意。佛教认为没有实际的生死,因此可以做到不怕死亡,了脱生死。


10.jpg

赵越作“面对生死学的科学与智慧”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赵越在主题发言中依靠大数据对“人生观——我从哪里来?”、“生死观——我到哪里去?”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用心理学的角度回应了静波大和尚对生命痕迹的解读。用各种具体案例,向现场观众深入浅出的解释了生命轮回的奥秘。


慧开法师作“一期生命自然谢幕的历程——安宁照顾的基本认知”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随后的研讨会以“安宁疗护”为主要论点展开讨论,南华大学讲座教授慧开法师在主题发言中表示:数学方程式的无解是因为人类对其的限定过于狭隘,对于生命的解读也是这样,放大生命的意义就有可能理解生命的真谛。


于世英作“癌症病人生命末期的安宁疗护”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医院教授于世英在《癌症病人生命末期的安宁疗护》的报告中,以肿瘤安宁疗护在中国以及肿瘤专科医院医生的角度,为大家分享了如今肿瘤医院临床中面对死亡的最新做法。肿瘤医院的任务在于缓解肿瘤病人症状、病痛并帮助病人身心放松。同时,安宁疗护包括对过世患者家属的心理抚慰,因此安宁疗护实际上所能提供的服务是系统化的公共健康技术。虽然现在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是希望大家能在新的相关政策的领导下使之更快发展。


徐梅作“圆满”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云南瑞奇德医院创办人徐梅在以《圆满》为题的报告中,通过分享自身的职业经验,表现了临终关怀的重要性,以此引出“整体医疗”的概念,她认为世界由能量组成,人也是能量,医疗不仅仅要治疗身体,更重要的是对身、心、灵的整体治疗。关于死亡,其实是生命的一场圆满旅程,医疗也不仅仅是物质科技水平,更是对人类身心灵医治的哲学艺术。


周大力作“认识生命 选择尊严”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周大力在《认识生命 选择尊严》的报告中,强调了“生命的完整,一定是从生到死”、“活在当下,选择最后的尊严”、“爱护生命、尊重尊严的选择”三个方面,从而不畏惧死亡,有尊严的走完一生。今后我国缓和医疗推进过程中,也需要医疗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护理人员以及不可缺少的宗教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推进我国生死教育的发展。


“关于安宁疗护的现状及发展”主题对话(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随后,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慧开法师、周大力及各位专家学者一起进行以“安宁疗护的发展与现状”为主题的对话会。大家各自分享了生活中的故事,表达了对生死的看法。并对我国生死学、缓和医疗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在其中的力量尽心了充分的赞扬和肯定。


大佛寺“佛教与生命教育”论坛之“终极关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8月4日,广州大佛寺第四届普觉论坛围绕“生命教育之终极关怀”的主题展开探讨,该主题延续上两场学术探讨热度,各方高僧、学者继续以生命教育、临终关怀为主要论点发表报告。


永有法师的在报告中引用了大量案例佐证生命轮回的观点(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永有法师在《定做一个未来的你——轮回延续现象之探讨》的报告中表示生命的轮回事实上是意识不断延续的过程。永友法师用大量的传说故事和案例来佐证“生命轮回中正负现象的延续”这一论点,佛教所谓终极关怀实际上是在无限时间中对生命的关怀。


郑振煌从“中阴教法”对《西藏生死书》进行了深度解读(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中国维鬘学会名誉理事长郑振煌《西藏生死书与临终关怀》的主题报告主要围绕“中阴教法”展开探讨,对西藏和吐蕃进行了语义分析,“吐蕃”实际上就是觉悟的意思,因此藏族人有很多都是佛教徒。他们认为生命的终结代表身心的无限可能,因此他们非常期待生命的终结。而这就正是“中阴教法”的核心教义。郑振煌教授表示,禅修的过程就是轮回的过程,当一个人从躁动不安到逐渐安稳再到妄想,就进入了中阴了状态,随后逐渐醒来就是中阴状态的结束也是生死轮回的完成。


纪洁芳通过小短片的形式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临终关怀的具体操作(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纪洁芳在《临终前的分分秒秒》报告中首先通过对佛教理论的简单解析向大众解读了“终极关怀”在佛教语境下的释义;其次对善终与死亡品质进行了解释;在为人生最后旅程预作准备这一部分中向大众解释了如何准备好这段旅程,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并在现场进行临终关怀的简单教学,用五个小活动将临终关怀更接地气的向大众推广。


袁正平通过自身患癌经历等事件向大众表现了他的生命观(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会长袁正平用《生命终极关怀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报告表达出“对晚期癌症实施临终关怀,是对生命的人文主义理解和人道主义的道德实践”这一理念。这样的理念和实践,不仅仅是医学界应该思考的伦理,更应该被全社会更广泛的人群关注。


胡宜安认为现代人普遍存在“生死两欠”的情况(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广州大学教授胡宜安在《从好生到好死: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从现代人的生死两欠、好生好死、生死德性三个方面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龚隽作总结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中山大学龚隽教授对两天以来的会议议程、各位发言人的报告要点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总结报告。引经据典的对各位发言人的内容进行了解析,并表达了对大佛寺举办此次论坛、热心生命教育推广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耀智大和尚表示生命教育是让大众了解生命的难得,摆脱人生的贪嗔痴(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闭幕式上,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大佛寺方丈耀智大和尚感谢了从各地前来参加论坛的高僧大德、专家教授,以及维持会场秩序的义工们。大和尚表示:生死最大的问题是面对人生最后的恐惧,如果将我们的生命放在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无限时间上,就不会对死亡感到恐惧。


与会嘉宾全神贯注观看演讲者带来的临终关怀小短片(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副秘书长江伟对广佛州教协会、广州大佛寺举办此次论坛表达了衷心的感谢,随后简单介绍了生前预嘱协会历年来的主要成绩,并期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与大佛寺合作。(现场记者:妙月 王正强 李金洋)



编辑:王正强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