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佛教教职人员共50余人参加
宣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郭梅香出席开班式并为学员授课
宣城市佛教协会会长宗行法师从五个方面阐述当代僧人的僧格培养和未来期望
合影
大菩文化安徽讯 为提高全市佛教教职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不断推进全市佛教事业中国化、法治化进程,积极引导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2月3日至12月7日,宣城市佛教协会在敬亭山生态文化园举办全市佛教教职人员第一期培训班,全市佛教教职人员共50余人参加。
宣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郭梅香出席开班式并为学员授课。郭部长希望学员们能潜下心来,安心学习。并围绕佛教中国化的时代主题,对学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提高佛学文化水平;二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积极引导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三要加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提高法制观念,正确引领信教群众坚持正知正见、爱国爱教。
培训期间,宣城市佛教协会会长宗行法师以佛教中国化为核心,围绕僧人的价值、使命、本职、信仰、定位等五个方面阐述当代僧人的僧格培养和未来期望。并分析了现代佛教发展的趋势和文化兴寺、兴教重要性。
南京大学哲学系杨维中教授讲授《宣城佛教史概观》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徐文明教授讲授《宣城禅宗史略》
宣城市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辉振法师讲授了《佛门仪轨》与《略谈中国梵呗赞颂》
南京大学哲学系杨维中教授讲授《宣城佛教史概观》,以中国佛教史的七个历史分期为契入点,着重分析佛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以楚王英、笮融与宣城佛教为开端,为学员们梳理了宣城地区佛教历史发展的脉络。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徐文明教授讲授《宣城禅宗史略》,以大藏经为依据,为大众勾勒出志满、普愿、慧省、希运、宗杲等众多禅师的德行风范,让学员对于宣城地区的禅宗传承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和信心。
宣城市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辉振法师讲授了《佛门仪轨》与《略谈中国梵呗赞颂》。强调了佛门仪轨的形成是佛教中国化的历史产物,指出了仪轨的重要性与存在的误区,开示了梵呗的出现和演变的历史,示范了传承中出现的不同样类的梵呗唱法,提高了大众正确传承佛门仪轨、赞颂的热情。
合影
座谈交流
结业式圆满
12月6日,由果通法师带队,培训班一行五十余人先后参访浙江湖州古寿圣寺、安吉藕益大师道场灵峰寺,受到两寺的热情接待。参访期间,礼拜了圆成老和尚的舍利、藕益大师的的舍利塔,参观了寺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听取了生态寺院建设的经验介绍。通过参访和座谈,进一步提升了各位教职人员推进宣城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12月7日,举行了结业式。宗行法师希望学员够再接再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做党的拥护者、中国化道路的实践者,努力提高自身佛学素养,成为真正有用、有德的佛教人才,进一步提升全市佛教寺院规范化管理水平,为新宣城的发展和进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培训期间,还召开了宣城市佛教协会三届二次理事会,会议通过了宣城市佛教协会相关规章制度,宗行法师关于建立宣城地区寺院信息库和编写宣城佛教志的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