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存五观丨要讲“粮”心,要光盘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20-08-1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总书记一直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而“勤”“俭”两字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就有开仓放粮、施粥等活动,甚至在太平盛世这种活动也不胜枚举,这已经成为中国人团结、勤俭的一种体现(摄影:汪涛)


中国自古关于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诗词界著名吃货苏东坡为官时,每餐只吃一菜一饭,招待客人时也只多加两菜两饭,决不允许铺张浪费;封建帝王中的“劳模”朱元璋,在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萝卜、韭菜等宴请百官,至今安徽凤阳还流传“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实在甜香”的民谣。


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一语道破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密码。而勤俭的作风在佛教思想中也多有体现,作为建设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力量的佛教,对节约型社会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农村社会经常因为一家有事全村帮忙办宴席的情况,这种宴席的饭菜往往选用最普通的食材,而且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绝不浪费,有剩余的时候带回家热一热第二天又可以吃(摄影:曹湘华)


佛教界常用一句术语叫做“惜福”,就是说要珍惜得来的幸福或福报。佛教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有节俭的要求,在饮食方面,佛教由持午、过午不食、非时食等戒律。佛教要求不能剩饭,要尽量避免饭菜掉在地上,把粘在碗盘上的饭菜都要吃干净。

 

为了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落实到实际的修行生活之中,佛陀还提出,凡是修行佛法的佛弟子们,在进食当中要心存五种观想,即“食存五观”: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佛教中还有“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的典故,相传阿难一次乞食只得白米七粒,他动念嫌少。佛陀却叫他去海边洗袈裟,阿难到海边时风浪大作,他用神力移来须弥山压在袈裟上,但风浪仍然不止。佛陀叫他用刚刚乞来的一粒米压在袈裟上,风浪顿时停歇,佛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最近,大家提倡饮食节俭时,有人批评了一部分吃播。一些吃播出来说:“怎么,还不让我吃饭了?”

 

弘一法师,曾经说“惜衣、惜食不为惜财,为惜福”。节俭并不是不让人吃饭,不是要求降低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只是杜绝铺张浪费,合理地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生产要素并不是浪费。



如果一个人的饭量是十分,那么吃到八分,剩下的两分就是节约;吃到了十二分,超过的两分就是浪费。这种思维不止在餐饮中使用,而是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写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他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凝练。



习总书记“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指示,是根据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长远举措。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必然少不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相辅相成。

 

“众生平等”“无分别心”等佛教人生观,正是完美嵌入“节约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砖瓦。

 

同时,佛教希望众生能熄灭“贪嗔痴”,如果在吃饭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起了“贪”心,就胡吃海塞,最后还剩下很多,就造成了浪费;如果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起了“嗔”怒心,把饭菜丢到一边不闻不问也就造成了浪费;自以为食物得来非常容易,忽略大众的努力,因此“痴”是造成浪费的根源。



在建设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必不可少。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因此,从今天起,我承诺,我光盘!不让盛宴变“剩”宴。(文/王正强 海报/徐云英 图/李金洋 汪涛 曹湘华)

编辑:张妙 责任编辑: 张妙

食存五观,厉行节约,光盘,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