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故居,朴老与佛结缘最早的地方

来源: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发布时间:2020-10-11

原标题:走进安庆赵朴初故居 探访朴老与佛结缘的地方

赵朴初故居,又名世太史第


大菩文化安徽讯 “十一”长假期间,黄檗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郑松波一行前往安庆拜访赵朴初故居,探寻朴老与佛结缘最早的地方。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两千多年前为春秋古皖国,安徽省的名称即由“安庆府”与“徽州府”各取一字而来。当地龙山凤水、人杰地灵,拥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文化浓厚,英才辈出。


一代佛学大师赵朴初便是出身在安庆天台里一个四代翰林和书香门第的家庭,4岁随着父母居住在太湖寺前河右岸;5岁起,在家塾里读书接受启蒙教育;朴老在安庆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3岁时,他离开安庆太湖,外出求学,儿时的环境与教育也影响着他的一生。


一代佛学大师赵朴初


安庆的赵朴初故居,又名世太史第,位于安庆市迎江区天台里街。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南方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七进五院一园一场,整体为深宅大院,综合性功能齐全。


世太史第七进五院一园一场


世太史第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0米,南北宽约100米,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31平方米。南面建有642平方米的花岗石铺地广场。


该建筑分东路四进,西路三进,共七进。除西三为三开间外,各进均为五开间,面阔约20米,沿南北走向两条中轴线规整排列,每进两侧由厢房或回廊贯通,布局规整,结构合理,气势恢宏。


宅西北部建有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后花园,配以小桥、瀑布、六角亭、古树、荷花池,生趣盎然。园内西侧建有31.9米长碑廊,镶嵌11块赵朴初先生书法作品碑刻。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赵朴初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赵朴初的佛缘是受母亲的影响,自幼便对佛教慈悲的情怀充满敬仰。在赵母“陈仲埴家中设有佛堂,每日都要烧香拜佛。偶尔,还要买些活物放生。门前的水塘成了她的放生池,里面放养着不少她买下的龟、鳖。”的潜移默化中,赵朴初被培养出了一颗极其善良的心,关怀弱者,不忍杀生。


状元府天井中常有蜘蛛结网,有时,网到了一只蜻蜒,赵朴初总会找来一根竹竿,将蜻蜓救出。每遇乞讨者上门,赵朴初总会送一碗米或钱物。


赵朴初的一生活动涉及领域宽泛,但贯穿其中的主线始终是佛教,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便在佛教净业社当文牍,上海佛教会当秘书,兼中国佛教会的文书,从工作开始至2000年5月21日逝世,七十多年来他的生活与佛教紧密相连,可见佛缘之殊胜。


赵朴初简介


赵朴初(1907-2000年),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人,东吴大学毕业。中国社会活动家、宗教领袖、诗人、书法家、佛教居士。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此外还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顾问,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及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文图/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

编辑:王丽荣 责任编辑: 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