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兵: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赵朴初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20-10-27

郭兵: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赵朴初

            

2020年,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民进卓越领导人、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家赵朴初逝世二十周年。在赵朴初有限的生涯中与中国共产党结下了无限的友谊,这份友谊,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一、相识恨晚  一见如故


赵朴初,1907年生于安庆一个封建大家庭,1911年回到老家太湖县寺前河生活,接受了启蒙教育。1920年,前往上海求学,1922年插班考入东吴大学附中,后考入东吴大学。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让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也让赵朴初从小立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爆发。赵朴初作为东吴大学附中选出的10名委员之一,积极参与到声援活动中。在赵朴初的倡议下,大家积极为上海总商会募集款项,支援抗战。


关絅之,赵朴初称之关大舅,是著名爱国人士,在上海租界当大法官,以正义审判“五卅惨案”名闻大上海。关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晚年全身心投身佛教事业,发起并成立上海佛教居士林。从小受信佛的母亲影响的赵朴初,此时因患肺结核中止在东吴大学的学业,回到上海觉园关家养病。经关絅之介绍,在上海佛教会担任秘书,同时在中国佛教会兼办文书工作。高僧大德、佛教经典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赵朴初,使之皈依了佛教,成为一名佛教徒。


赵朴初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清晰的了解是从同学梅达君、孙起孟那里开始的。梅达君,安徽宣城人。他俩一起在东吴大学附中、东吴大学上学。梅达君思想进步,经常向赵朴初讲党的故事,一起阅读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等,从陈独秀、瞿秋白等共产党人进步文章中,共产党的进步思想在他们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赵朴初也似乎看见了新民主主义的曙光。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赵朴初作为一名思想进步的青年,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参与了佛教界不少抗日救亡的实际工作。大学毕业后的梅达君,也来到了上海,并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通过梅达君,赵朴初对共产党抗日救亡、爱民如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与民心相悖的作法深恶痛绝。


1936年,沈钧儒发起成立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发表宣言,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国民党政府随后在上海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等“七君子”,这给赵朴初以很大的震动,鲁迅等为代表的上海进步思想文化也深深影响了赵朴初,他对坚决主张抗日救国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敬重。


二、同仇敌忾  风雨同舟


“八一三”前后,日寇飞机对上海狂轰滥炸。8月14日,一枚大炸弹落在了附近的大世界,如同发生了地震一样。慈联会驻会办公的国民党官员纷纷逃命去了。


作为上海市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驻会办公常务委员赵朴初,看到大街上涌向租界的成千上万的难民,心急如焚。冒着日机的轰炸,与朋友吴大琨一起,引领着这些难民,找了十几处安置点,安置了数千难民。上海报纸以《赵朴初菩萨再世,侠肝义胆救难民》予以大幅报道。

第二天,慈联会负责人屈映光、黄涵之等几位老先生来了,看到国民党当局派驻的人员一无所踪,决定在“慈联会”下设一个“战区难民委员会”,统筹难民的收容救济工作,赵朴初任收容股主任。在赵朴初的领导下,先后建起难民所50多个,收容难民50多万人。 


难民工作也引起了中共江苏省委的重视,安排地下党来到收容所,指导难民工作。1938年初,周恩来要求上海地下党从人力、物力上支援新四军。一批地下党人,如朱启銮、周克、焦明等被派往赵朴初领导下的难民营工作,成为赵朴初的有力助手。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如曹荻秋、刘述周、陈国栋、韩念龙、杨堤等人,都曾在难民收容所得到过掩护和救助。


赵朴初在共产党人的协助下,以“慈联会”的名义,向租界当局提出让难民疏散到后方垦荒。租界当局对疏散难民表示赞同。经焦明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接洽,周密安排,第一批700多名青壮年难民,其中有共产党员40多人,名义上去垦荒,实际去了皖南新四军军部。此后两年间他们又陆续累计输送到新四军的有3000人左右。此外,还输送了一批积极分子到工厂和农村,以后也都成了革命的骨干。


在白色恐怖的上海,日寇横行,炮火连天。这些工作出不得半点差错,危险性可想而知,不仅锻炼了赵朴初,更加充分展现了赵朴初非凡的工作能力。抗日烽火中结识的共产党人,他们的进步立场、坚贞骨气;他们铁肩担道义、慷慨赴国难的精神,也鼓舞了赵朴初、影响了赵朴初。赵朴初和胡愈之、许广平、雷洁琼等还创办了抗日救亡组织——益友社,赵朴初任理事长,团结和带领一大批仁人志士为抗日救亡不懈工作。


难民工作结束后,赵朴初接手负责在觉园的上海流浪儿童净业教养院的工作,把许多流浪儿童教养成人。继续帮助党开展革命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根据地下党安排,有方南君等百余名新四军的小同志曾寄养于教养院。教养院通过开展军事演习、讲革命故事、唱革命歌曲等活动,进行革命思想启蒙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在教养院及以后的少年村里奠定了革命的人生观,一些老师、同学还加入了上海地下党。


抗战结束,蒋介石挑起内战。在这历史关头,赵朴初痛恨国民党的独裁统治,选择了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积极参加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解救民众的爱国民主运动。赵朴初利用教养院(后来改办成上海少年村)为共产党和民主人士作掩护,保护国民党反动派迫害的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党通过赵朴初的关系,将遇到风险的地下党员、革命同志,如段力佩、计淑人、马崇儒、万流一等送到教养院来工作。


1946年,赵朴初与雷洁琼等一起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他们巧妙利用静安寺,以“超度亡灵”的形式,先后举办悼念王若飞、叶挺等飞机失事烈士和闻一多、李公朴的追悼会,得到了周恩来的高度评价。


1948年,赵朴初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在潘汉年等的直接领导下,接收美国经济合作总署援华物资,将许广平等民主人士送往香港,为解放区购买大量的物品。赵朴初还在杭州凤林寺筹办一所医院,掩护过上海地下党领导刘晓、方行等。


上海即将解放,赵朴初与党的合作由秘密转为公开,上海地下党发动上海各界人士成立了一个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赵朴初任总干事。在赵朴初的劝说下,圆瑛等一批高僧大德留在了上海,并收容了大量的难民、残兵,为维护上海的稳定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三、勠力同心  共创伟业


赵朴初和巨赞法师被周恩来亲自选定,作为宗教界代表人士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把建设新中国佛教的任务要压到他俩的肩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我国第一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赵朴初参与了这两部法典的制订工作,如在《宪法》制订中,其中第三条第三款“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自由”一条,赵朴初建议删除“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几字。他认为:改革“宗教”可以,改革“信仰”则不妥,并且第八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已有规定。后经毛泽东与其他小组成员商议,采用了赵朴初的建议。


1952年11月,赵朴初联合20位全国佛教界著名人士发起筹备成立中国佛教协会。1953年5月30日至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在北京举行,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三大语系、各民族、各地区的大团结。此后,赵朴初长期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日常工作,为贯彻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为开创新中国佛教事业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之初,赵朴初按照周恩来、廖承志等人的指示,以中国与周边国家佛教渊源为纽带,积极开展与东亚、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民间外交活动。赵朴初的足迹遍及日本、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越南等国,被誉为“和平使者”,以民间交流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正式邦交。著名的中日韩“黄金纽带”如今还展现着无限的光芒。


1976年后,佛教受到严重的破坏,赵朴初也受到了不公正对待。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佛教事业进入了全面恢复时期。1980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上,赵朴初当选会长。此后二十年,赵朴初殚精竭虑,为新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心血。正如新华社所发《赵朴初同志生平》所说:“作为新中国一代宗教界领袖,赵朴初同志把佛教的教义圆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这三个圆融,是赵朴初积极贯彻和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充满智慧的领导艺术和个人魅力的高度总结。


四、惺惺相惜  亲密无间


赵朴初与许多共产党人成为挚友,与毛泽东、周恩来、陈毅、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都有着亲密的友谊。


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后,与世界佛教界的交流日渐增多,赵朴初经常陪同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友人。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反华势力猖獗,与党和国家同呼吸的赵朴初,非常气愤,写下了讽刺外国反华势力的三首曲子。1964年,赵朴初把三首曲子呈送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后十分欣赏,指示将这组散曲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并大笔一挥,并写了“某公三哭”作为总标题。《某公三哭》也使赵朴初闻名天下。


周恩来总理与赵朴初情谊深厚,是对赵朴初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周总理非常欣赏赵朴初的才华,亲自介绍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周总理一直亲切地称呼他为“赵朴老”。1966年至1976年期间,周总理也给了他以极大的保护。


赵朴初与邓小平的交往在上海解放时就开始了。《再题万松图》传为佳话。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拨乱反正工作顺利进行,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较好落实。


1989年,江泽民担任总书记以来,多次与赵朴初一起,或会见外国宗教代表团,或座谈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问题。江泽民亲切地称朴老为“国宝”。

                 

2000年,赵朴初在京逝世。新华社《赵朴初同志生平》对他的一生做出高度的评价。回首赵朴初伟大的一生,他无时无刻不展示着对党的无限的信任和忠诚。他在各种会议上都反复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诫后人“没有中国共党领导不行!”当然信任是相互的,共商建国大计,恢复新中国佛教、开展民间外交促进国际和平等等也成就了赵朴初永垂史册的丰功伟绩。


当前,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最大的优势是党的领导,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赵朴初无疑是我们光辉的典范。


(作者单位: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编辑:唐雪凤 责任编辑: 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