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缘十载 瑞莲千重 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所十周年成果展现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王正强)
大菩文化上海讯 11月20日,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壤塘县非遗传习所十周年成果展在上海市举行开幕仪式。此次十周年展览作品主要有唐卡、铜塑、藏陶、地毯等藏族特色手工艺品。
开幕式上,壤塘县委副书记达尔吉代表项目发起方致辞,他表示,此次“传习之路,感恩有你——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十周年成果展”一方面是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达感恩之情;其次是讲好壤巴拉故事,提高壤巴拉文化知名度;最后是希望以文会友,期待十方宾朋近距离感受壤巴拉文化的魅力。
达尔吉代表项目主办方致辞(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金洋)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所创办人嘉阳乐住仁波切上台致辞,他回顾了十年来传习所的成长史,对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在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下,壤巴拉放牛娃们成为了一个个非遗文化传承人,成为了优秀的艺术家。
嘉阳乐住仁波切发表致辞(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王正强)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政府代表,项目发起方金光集团、黄奕聪慈善基金会负责人,新浪扬帆基金会负责人,学者嘉宾,传习所学员代表等上台致辞。
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虞蘅致辞(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金洋)
新浪扬帆基金会理事长阮向荣致辞(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王正强)
非遗传习所学员代表致辞(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金洋)
此外,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纪录片《传习之路》开机仪式和动画片《格萨尔王》的启动仪式。
现场观看壤巴拉觉囊文化非遗传习所十周年纪念视频《十年》(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王正强)
壤塘,藏语意为财神居住的地方,地处四川、青海、甘肃三省结合部,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在这片被誉为“悬天净土”的圣洁之地和谐共生,形成了独特的壤巴拉文化。
近年来,壤塘县立足“非遗”优势,创建非遗传习所47个,在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城市建立18个传习基地,3000多人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因此,壤塘县分别获得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藏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基地、觉囊文化之乡、四川省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园区等称号。
壤巴拉觉囊文化非遗传习所学员作品——释迦牟尼佛(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金洋)
壤巴拉觉囊文化非遗传习所学员作品——观世音菩萨(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王正强)
壤巴拉觉囊文化非遗传习所学员作品——多宝天王(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金洋)
壤巴拉觉囊文化非遗传习所学员作品——四大天王(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王正强)
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所,将传承千年的绘画、音乐、雕塑、医药等藏族非遗文化免费开放给当地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协助他们立德、立志、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也是壤塘县产业转型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关键手段。(文/王正强 图/王正强 李金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