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愿禅行弘正教 广兴慈悲济群生——觉醒大和尚撰文纪念真禅长老圆寂廿五周年

来源:上海玉佛禅寺发布时间:2020-11-24

原标题:真愿禅行弘正教,广兴慈悲济群生——纪念真禅长老圆寂廿五周年

真禅长老在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前


大菩文化上海讯 2020年12月1日,是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真禅长老圆寂廿五周年。值此之际,为深切缅怀真禅长老的厚德慈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和尚撰文纪念,以下为纪念全文:


真愿禅行弘正教,广兴慈悲济群生

——纪念真禅长老圆寂廿五周年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住持  觉醒


初冬的微寒挡不住我们心中的热爱,岁月的流逝冲不淡我们永恒的怀念。转眼之间,一代高僧、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上海玉佛禅寺、上海静安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方丈真禅长老作别娑婆已二十五载。二十五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这位为当代中国佛教的恢复和发展,为上海佛教的重建和振兴,为玉佛禅寺、静安寺、大相国寺等寺院的复兴和开创,呕心沥血,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爱国高僧。其璀灿思想和高僧遗范,时刻激励着广大佛教四众弟子沿着人间佛教道路奋勇开拓、锐意前行。


真禅长老(1916—1995),江苏东台人,童真入道,曾先后就读于东台三昧寺启慧佛学院、焦山定慧寺佛学院、镇江竹林寺佛学院、南京华严师范学院,师事过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享有重要影响的应慈、圆瑛、常惺、震华等著名高僧。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出任苏州狮林寺、镇江竹林寺监院、竹林寺住持兼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玉佛禅寺监院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适应社会进步,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积极从事弘法利生活动。特殊时期,真禅长老坚留寺内,为保护玉佛禅寺免受毁损付出了艰辛努力。


1979年,真禅长老当选为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并正式担任玉佛禅寺住持;1983年,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常委,任上海佛学院院长;1988年受聘为上海儿童福利院名誉院长,并设立“真禅长老残疾儿童福利基金”。此外,他还先后兼任开封大相国寺、上海静安寺住持。199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真禅长老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佛教文化,兴办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参加国际友好交往活动,为迅速恢复和发展佛教事业,推进佛教界实践人间佛教的积极进取思想,为祖国建设事业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真禅长老的一生,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缩影,其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的大愿大行堪称教界典范、时代楷模。真禅长老高尚无私的人格风范、宽厚慈爱的菩萨胸怀、博大精深的睿智风采、普利群伦的佛子心胸、开拓进取的非凡气魄、深沉淳厚的爱国情怀,为中国佛教界树立了一座行愿在人间的历史丰碑,留下了一笔资益后学的宝贵财富。


他是爱国爱教的典范  


“爱教必须爱国,爱国才能爱教”;“爱国爱教,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是真禅长老常常对弟子和学人作出的谆谆教诲。在《回忆圆瑛法师》一文中,真禅长老指出:“作为一个新中国的佛教徒,必须坚持'爱国爱教'的原则。所谓'爱国',在今天的条件下,就是要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作贡献。所谓'爱教',就是热爱我们所信仰的佛教,即爱佛教教义中'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原则;自利利他,广种福田的思想等等。我还经常对一些青年僧人讲,爱国爱教的原则本身是一个辩证的关系,爱教必须爱国,爱国才能爱教。”


拳拳之忱,爱国之心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真禅长老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积极参政议政。在阐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文章中,真禅长老指出:“一方面佛教本身就具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功能;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切实认真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使得这种'相适应'成为现实。但是,要真正实现'相适应',关键还在于我们佛教徒本身。如果佛教徒人人都能加强自身建设,都能做到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那么佛教就一定会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相适应,从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佛教界内部,抑或是参加政协会议,或者是接待国际友人,真禅长老都时刻不忘宣传爱国爱教思想。在日常行持中,无论社会风云如何变幻,真禅长老都坚定不移地站在党和政府一边,模范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全力支持祖国建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恢复过程中,真禅长老顾全大局,坚决服从中国佛教协会的安排,运用其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将一座千年古刹从杂乱无序中恢复过来,重还昔日繁荣兴盛的景象。在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任上,真禅长老顶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协会一班人,在落政平反、场所恢复、僧团重建、人才培养、弘法文化、对外交流、公益慈善等方面,勤勉努力,兢兢业业,开辟和发展了当代上海佛教的崭新局面,赢得了教内外人士的广泛称誉和赞扬。


正如长老教导弟子时一再强调的那样:“宗教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人民整体的利益,如果从狭隘的宗教感情、本位主义出发,离开了爱国,孤立地强调爱教,就不能很好地考虑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行动上就不能很好地符合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在政治上就要犯错误,甚至被敌人利用,表面是爱教,实际上是害教。所以说,爱国爱教是基础,只有在祖国日益强大的前提下,人们的宗教信仰才更有保障”。这是真禅长老对爱国爱教思想的精辟理解和经验总结,也是导引其致力于“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的力量源泉。



他是绍隆佛种的教育家  


绍隆佛种,培养佛教事业接班人,一直是真禅长老孜孜以求的宏伟事业。1988年秋,真禅长老率上海佛教代表团访问香港曾赋诗三首赠给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其中第二首写道:“弘宣大法要人才,世出世间一理该。今日新苗才径水,他时用作栋梁材”,表达了其对青年弘法僧才的渴望和重视。



1985年,上海佛学院首届毕业典礼


为切实解决恢复开放之初上海佛教僧尼“青黄不接”的窘境,在真禅长老亲自推动和主持下,上海佛学院于1983年恢复创办,真禅长老担任院长。在其亲自领导和主持下,“培养一批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当佛教学识,并能密切联系信教群众的青年僧才”成了上海佛学院的办学宗旨。截止目前,由真禅长老恢复创办的上海佛学院已先后培养了近600名佛教僧尼人才,为上海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真禅长老大力倡导的“两爱(爱国、爱教)”、“三懂(懂得佛教教理和教史,懂得法务活动,懂得寺庙管理)”教育理念,至今仍然指导着上海佛学院的发展。真禅长老不仅尽一切力量办好上海佛学院,而且还撰文呼吁佛教界积极重视青年僧人的培养。1992年7月,真禅长老撰写了一篇启人心扉的文章,名为《培养青年僧人是中国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文中明确指出,办好各级各类佛学院校,是中国佛教界目前的当务之急,必须引起整个佛教界的重视。


他指出:“办好佛教院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筹措充足的经费,二是聘请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三是编辑统一的教材,四是重视入学僧的质量,五是明确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爱国爱教的佛教事业接班人”。真禅长老不仅关心上海佛学院学僧的进步和成长,而且也非常关心兄弟省市所办的佛学院校、僧伽培训班学僧的进步和成长。曾先后于南京栖霞山僧伽培训班的开学和结业典礼、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第二期开学典礼、中国佛学院九华山寺院执事进修班的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勉励学僧们勤奋学习,努力上进,争取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真正能对佛教发展有用的专业人才。



真禅长老给学生讲解经文


 他是正信佛教的传播者  


真禅长老平生潜心佛典,对佛学深有造诣。他十分重视对佛教学术的研究,常常在修持、弘法之余,伏案写作。真禅长老深深感到,数千年的佛教文化遗产亟待整理,当代出现的一些新的佛学理论也值得认真研究。


在《佛教与文化——对信众的一次讲话》中,真禅长老说:“从历史上看,佛教的兴旺不兴旺,发达不发达,主要是看佛教思想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怎样”。从历史的经验出发,真禅长老提出:“我们今天弘传佛教,不仅仅是开放寺庙,供信徒瞻礼和供游客游览。主要还是要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要撰写佛学著作,整理佛教经典,发挥佛教义理,特别是要发扬佛教义理中积极的部分,为我们今天四个现代化服务”。为此,真禅长老除遇重大法会开坛讲经或应邀赴海内外讲经弘法外,还坚持在繁忙的工作和修持之余抽出时间撰写佛学著作。仅1979年至1995年的短短17年间,真禅长老就先后出版了《玉佛丈室集》10辑和《上海玉佛禅寺丛书》27种。此外,还出版有《佛法·社会·人生》《禅宗佛学思想论集》《真禅禅藻集》和《玉佛禅寺》画册等精编书籍多种。主编有《上海玉佛禅寺建寺一百十周年纪念特辑》《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佛像开光、迎奉藏经、方丈升座纪念特辑》《持松法师论著选集》《持松法师纪念文集》《应慈老法师圆寂三十周年纪念文集》等著作。这些著述和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阐述佛学理论的著作,如《论人间净土》《佛学·社会·人生》等;也有注释佛教经典的著作,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无量寿经浅释》等。既有关于参访、弘法的记述,如《玄奘求法之路巡礼记》《西藏朝圣记》、《云南参访记》等;也有关于国际交往的记述,如《澳洲弘法纪行》《天竺纪行》《泰国弘法记》《欧洲七国弘法记》等。既有关于高僧传记的著作,如《缅怀禅门尊宿虚云老和尚》《纪念太虚大师诞生一百周年》《在亲近圆瑛大师的日子里》等;也有诗词方面的著作,如《真禅禅藻集》等。以上各类著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爱国爱教的红线,其中尤以《佛法·社会·人生》一书最为典型。该书共收录文章13篇,其中《谈谈佛教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一篇,可说是真禅长老著书立说的宗旨。在这篇文章中,真禅长老对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得出了佛教一定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结论。


1986年,佛七讲经法会


微信图片_20201124170030.jpg

1990年,真禅长老在无锡开源寺讲经


 他是济世利人的慈善家  


上海佛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改革开放后,上海佛教界在真禅长老、明旸长老率先垂范下,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道,无论是在扶贫赈灾、希望工程,还是在社会公益、再就业工程等方面,都竭尽所能,慷慨捐赠,奉献爱心。自1984年起,真禅长老就以个人名义或代表玉佛禅寺向社会有关福利机构及团体捐赠财、物。1988年夏,在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设立“真禅长老残疾儿童福利基金”,专门开展儿童福利事业。1991年夏,全国各地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严重水灾,真禅长老率领上海佛教界向灾区人民捐赠人民币100余万元,其中玉佛禅寺僧职员工捐赠人民币70余万元、崭新棉被1000条,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据不完全统计,真禅长老在任期间,以个人名义和玉佛禅寺名义向社会有关福利机构和团体、向灾区人民和希望工程等,共捐赠人民币700余万元。为此,有关部门给予真禅长老以极大的荣誉,纷纷赠以锦旗、奖状和捐赠证书。同时先后聘他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会长。普陀区人民政府还评选他为热情支持普教事业发展的社会活动家。1991年,中国佛教协会和赵朴初会长先后两次写信给真禅长老,对他率领上海佛教界捐款赈灾的热情,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法师身体力行,率上海市佛教界为全国范围内的特大洪涝灾害尽心尽力,捐款总数居全国各省市佛教协会之冠,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各界表明,佛教徒对两个文明建设有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不但使灾区群众得解燃眉之急,更体现出佛教救世济民、利乐有情之旨,座下功德无量,无任欢喜赞叹。”“上海佛教界救灾热情甚高,既是财施,亦是无畏施,护国护民,亦是护法,无任欢喜赞叹。”



1993年,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真禅学校”落成


1994年,与真禅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


真禅长老不仅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热心,而且还从理论上加以阐发,号召大家都来关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实践佛陀遗教,广作福利事业》一文中,真禅长老指出:“佛教和其它宗教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为人们指示了解脱生死的涅槃大道,而且还教导人们要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广作福利事业以嘉惠群生。而在佛教教义中,广作资生福利事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佛教资生福利事业与精神文明》一文中提出:“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实践佛陀遗教,倡导'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形成中国佛教济贫救苦、广作饶益的优良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发扬佛教这一优良传统,对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建设,对解决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这一时代课题有着重要意义”。他认为:“资生福利事业不仅直接利乐众生,而且有助于道德的提高和完善,所以是内益于己、外益于人,生益于时、死益于后的伟大事业,体现了佛法的根本精神。通过这一利生实践,有助于形成有难共当、有苦共担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创造和乐共处、相亲相爱的社会氛围。可以引导众生向善、向上,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文明、更美好。”


在1995年11月中旬上海佛教信众为其举办的庆贺八十寿辰活动上,真禅长老公开宣布:将来自各地的善信和弟子们赠送的全部寿仪香金200万元,全部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真禅学校、江苏东台安丰镇真禅学校和其它社会福利事业。他以大乘菩萨慈悲济世的亲身实践,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1995年,真禅长老80寿辰,为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款50万元


2000年12月1 日,在真禅长老圆寂五周年之际,玉佛禅寺在上海商城剧院举办了一场庄严而隆重的梵乐纪念演唱会,会上,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孤儿们献演了一个名为“真禅爷爷,我们永远怀念您”的小品,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喊出的“真禅爷爷,您在哪里?”的充满深情的话语,令全场观众为之动容落泪。


原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倪强在《难忘的记忆,深切的缅怀》一文中回忆说:“为进一步掀起救灾高潮,真禅长老还积极组织书画义卖赈灾活动,并动员说:'佛教界举办书画义卖,是为了支持灾区人民,希望佛教界广大同仁,发扬佛陀人溺己溺的慈悲精神,踊跃认购字画,以此功德奉献一颗爱心。'为深入发动赈灾,真禅长老还在玉佛禅寺举办'祈祷世界和平、国泰民安'的水陆大法会上动员说:'我们举办水陆法会,不要忘记还有上千万人深受水灾之苦,我们应发菩提心,救苦救难,急国家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继续搞好救灾活动'”。真禅长老寥寥数语赈灾动员,深深折射出了大乘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情怀。


1991年,书画义卖


他是民间交流的友好使者  


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居士曾经精辟地总结出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对外交往”。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发挥宗教融合和民间外交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与世界佛教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佛教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佛教教义所大力倡导的基本精神。真禅长老历来重视与国际友人的友好交往。他认为,佛教寺庙不仅是一个修持道场,而且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我国的重要窗口。因此,他要求玉佛禅寺的僧众,坚持“阿弥陀佛加友好”方针,积极发挥佛教的民间外交优势,尽心尽力做好出访和接待工作。在出访和接待活动中,他坚持“在教言教”原则,主动向国际友人宣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介绍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据不完全统计,玉佛禅寺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共接待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近千万人次。其中有许多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1985年,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代表访问玉佛禅寺


1993年,世界宗教和平会议访华团前往玉佛禅寺


真禅长老不仅在玉佛禅寺亲自接待了大量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为开展国际友好交流作出了积极努力,同时,还频频出访世界各国和港澳台地区。其中以1994年8月赴欧洲七国弘法参访最为引人注目。这次他先后参访了法国、德国、英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七国,所经时间之长,所历国家之多,所行路途之远,所起影响之大,均属前所未有。在参访过程中,真禅长老向欧洲七国的佛教信徒和华裔、侨胞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介绍了上海经济腾飞、浦东开发开放的巨大成就,宣传了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中国佛教界香火兴旺、健康发展的大好形势。同时通过出访也对欧洲七国的佛教现状,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访问期间,他还广交朋友,注意倾听爱国华人华侨思念祖国、渴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心声。


同时,应邀为信众讲经或开示数十次,先后讲演了《佛法与人生》《佛法与做人》《佛法与长寿》《佛法与哲学》等专题。与会信众听后法喜无量,齐声赞叹“因缘殊胜”。访问活动还得到了当地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中文报纸,如《星岛日报》和《欧洲时报》等,都对真禅长老到欧洲访问进行了跟踪报道,及时传达出对中国高僧访问欧洲的重视和关注。


1987年,真禅法师随中国佛教法务代表团参加国际友好交流活动


住持玉佛禅寺和担任上海佛教领袖十七年间,真禅长老先后应邀赴日本、印度、美国、东南亚、欧洲等20余国和港澳台地区弘法访问数十次,多次出席国际性宗教会议,为弘扬佛法,增进各国佛教徒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为维护亚洲与世界和平,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不愧为当代佛教界不可多得的民间外交大使和社会活动家。


真谛广弘,长留轨范;禅愿永驻,导引来者。真禅长老终其一生,为当代佛教的发展和振兴作出的历史功绩,是值得我们终生效法和学习的榜样。


微信图片_20201124170100.jpg

1990年,真禅法师出国访问


纪念真禅长老,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坚定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纪念真禅长老,我们要学习他深入经藏,手不释卷,精进不懈,勤于弘法的治学态度,以更加勇猛精进的意志和愿力,住持正法,扬佛之光。 


纪念真禅长老,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国佛教协会关于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号召,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全面开创寺院管理和佛教事业的新局面。


纪念真禅长老,我们要学习他“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济世情怀,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纪念真禅长老,我们要像他那样,立足全国,放眼世界,广结善缘, 广交朋友,继续加强与海内外佛教界的友好合作与交流,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永久和平做出贡献。


读报纸的真禅长老


斯人虽逝,高风朗润。薪火相传,光昭法运。真禅长老圆寂二十五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佛教事业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以纪念真禅长老圆寂廿五周年为契机,沿着佛教中国化方向和人间佛教道路,积极发扬老一辈高僧大德的优良传统,坚持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国佛教协会关于佛教中国化的五年发展规划纲要部署,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锐意进取,发奋图强,为推动当代佛教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佛教界更加积极的贡献。(文/觉醒大和尚 图/上海玉佛禅寺)

编辑:贺雪垠 责任编辑: 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