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记捐回交接仪式
大菩文化江西讯 3月6日上午10时,在吉安市浒岗村曹氏祠堂举行青原山净居寺清代寺宇重修碑记捐回交接仪式。青原区统战部、区管委会、文物局等部门领导莅临见证。净居寺住持妙安法师、监院觉山法师等参加此次仪式。浒岗村委会书记主任王建兵,专家廖国远,妙安法师作了发言。当地专家罗志强、胡笃鹏以及部分村民一同参加。石碑为青石所制,纵1.37m、横0.77m、厚4.5cm,碑文标题为“重修寺宇记”,为清代光绪年间石碑,由浒岗村委会及村民一致同意捐回净居寺保存,为完善净居寺历史文化记载提供了重要考证。
该石碑撰者是清代名士陈云龙,石碑为青石所制,纵1.37m、横0.77m、厚4.5cm,碑文标题为“重修寺宇记”,碑文中主要记载了青原山于“光绪辛巳之秋,怪水泛涨,桥亭毁决”,阳明书院、大雄宝殿、五笑亭、迎风桥、待月桥、祖关、圣域等建筑被暴雨山洪损毁的场景,描述了当年天灾后修复重建筹款和建设过程的艰辛
交接仪式由青原区文物局局长胡笃鹏主持,首先廖国远介绍了碑石的发现及记载的大致内容。虽然碑石年代久远不是很完整,且碑刻铭文有些模糊不清,但是从碑文中能辨识的文字里有记载这是一篇《重修寺宇记》,记载有文明书院、阳明书院;有大雄宝殿,青原亭、五笑亭、迎风桥、待月桥、祖关、圣域等文字。
碑中记载,光绪辛巳之秋,怪水泛涨,桥亭毁决,有五至七年无法通行,当时,自楚来的高僧大德妙果禅师住持寺庙,受远近官绅敬仰,门下僧人有百计。在乡贤志士和善男信女的捐资下,妙果禅师带领僧众重修寺庙及桥亭。碑文由清代名士陈云龙先贤撰写,而陈云龙的弟弟周氏在当时对外募资修寺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浒岗村书记主任王建兵在发言中介绍到,浒岗村与净居寺为邻有近千年历史,村民深受佛教文化熏陶,以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行人之本,并表示愿意将珍藏在祠堂40余年的石碑捐献给青原山净居寺,永结佛缘。
文物的发现,填补了青原山历史水文资料的空白,为吉安市水利、地质灾害研究治理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是极其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
妙安法师表示当时得到碑石消息时十分惊喜,在净居寺现有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这一段记录,加之寺院刚经历过史上未记载的暴雨泥石流灾害,此时重现的碑文中却有记载125年前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水灾,两次自然灾害都把桥、路冲毁,无不巧合。不同的是当时修复桥路艰辛无比,历经久时,而现在国泰民安,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桥、路等基本修好。净居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寺院,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全国、教内都有一定影响,希望与大家一起努力把净居寺历史文化尽快恢复,得以健康传承。
妙安法师希望与大家一起努力把净居寺历史文化尽快恢复
最后,在所有人的见证下,浒岗村村委会代表把珍贵的碑石交接给了净居寺常住,大众对此善举纷纷表示赞叹。(文图/弘济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