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佛学院开设“北大曹山讲堂”第二场讲座《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来源:曹洞佛学院发布时间:2021-04-22

原标题:李中华教授《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中华


大菩文化江西讯 4月22日,曹洞佛学院开设“北大曹山讲堂”第二场讲座《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中华主讲。


中国文化的基因 学习佛法的辅助


佛法东传,最初为中国人所接受,就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基因里面有老子《道德经》的智慧。李中华为曹洞佛学院学僧讲述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老子的智慧。


在李中华看来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思想被很多人曲解甚至是误解。在五千字左右的经文中,“道”和“无为”的字眼均出现了70余次,“道”、“无为”与“自然”是三位一体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在“知常”的前提下,有所作为。


“北大曹山讲堂”第二场讲座《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曹洞佛学院学僧受益匪浅


无为而治 即是放下“我执”


李中华在讲座中一直强调,“无为”是要知常而为。为了让大家明白什么是“无为”和“有为”,他特别举了《淮南子》中的话来说明:“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这是说,用自己的主观成见、主观偏见而违背自然规律去做事,就称之为“有为”。


“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是说个人意志不能强加给公共的道理,个人欲望和嗜好不得歪曲篡改正确的方法和道理。


这两句恰恰和我们常说的放下“我执”意义相通。道家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也为学僧的学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文图/曹洞佛学院)

编辑:王颖 责任编辑: 张妙

曹洞佛学院,北大曹山讲堂,老子,李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