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曹洞佛学院开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特别讲座

来源:曹洞佛学院发布时间:2021-04-24

原标题:北大曹山讲堂 | 齐彦芬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

齐彦芬主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


大菩文化江西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曹洞佛学院邀请1964年中法建交后第二批留学法国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工作二十年的齐彦芬,为学僧开设一堂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的特别讲座。


01 亲身感受中华之崛起 


作为新中国第一批到法国留学并领取法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齐彦芬亲身感受过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法国人对来自遥远神秘的中国的年轻人的好奇。她曾经被当做日本人、越南人等等,法国人能想象到的亚洲国度的留学生,唯独没有人想到她来自中国。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迅速崛起,法国人又开始好奇,中国人是怎么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国民,发展成为到法国购买大牌的生力军?“就连跟我一起打太极拳的柬埔寨人,也说她家里的什么人的奶奶,就是中国人。大家都以和中国有关系而感到骄傲。”


齐彦芬特别自豪看到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也亲身感受到祖国对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重视和支持。


静心聆听


02 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作为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成员,齐彦芬特别提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于2004年加入《公约》。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座无虚席


认真记录


42个项目的入选,体现了中国日益提高的履约能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对于增强遗产实践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及自豪感,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国际层面宣传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图/曹洞佛学院)

编辑:王颖 责任编辑: 张妙

世界读书日,曹洞佛学院,齐彦芬,世界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