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佛学院摄影课开讲!全方位了解和体验什么是美

来源:曹洞佛学院发布时间:2021-04-25

原标题:讲座 | 王小列导演:拍摄重点是我们的眼睛、眼界,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技巧和器材上

曹洞佛学院摄影课开讲!全方位了解和体验什么是美

王小列以曹山宝积寺为主题创作的作品《曹山映相》


大菩文化浙江讯 4月24日,曹洞佛学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摄影课》,此次讲座由著名导演王小列主讲,形成曹山师僧对于“美”的完美闭环:从理论到实践,从认识到实操,全方位了解和体验什么是美,以及如何捕捉美,提升审美的视野与品位。


曹洞佛学院摄影课由著名导演王小列为大众主讲


01/认识眼睛这台超级相机



王小列导演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列导”,他是著名的电影导演和摄影师,他的代表作有电影《顽主》《开国大典》《遥望查里拉》《云水谣》和《战狼2》。《当代电影》杂志曾这样评价他:


作为摄影师,王小列很少刻意追求某一种风格,而是倾向于琢磨影像的“质感”。通过光影的强烈对比与色调的反差来抒写现实与情感;通过摄影机的运动把握影片外在节奏、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以及情感的内在律动;通过影像质感的发掘来完成物质现实的还原、内在审美趣向的呈现以及人物情感中的金石之声。


在讲座的开始,

王小列就说出了课程的重点:

“重点是我们的眼睛,准确地说是眼界。

我希望你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

放在对自身的修炼上,

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技巧和器材上,

关注自身的修炼而不是秘笈和绝招。”



在王小列看来,

眼睛相当于一个超级变焦镜头,

大脑就是中央处理器,

通常我们的眼睛是在不知不觉中

完成了对景物的选择和取舍。



从了解眼睛什么时候是广角效果,

什么时候是长焦效果,

到眼睛的自动取舍功能,

再到对色彩敏感,

对环境敏感,

对光线敏感,

以及如何抓拍到最好的角度。

王小列用大量生动的图片做对比

来说明这些问题,

让与会大众对所应关注的内容一目了然。

这些保持“高度敏感”的要求,

与禅修时要觉照每一个当下,

了了分明,

是同样的道理。



02/积累更多审美储备


现场提问互动


为了说明“构图是一个内心的影像

在现实中投射的过程”,

王小列举例说:


我们在生活中拍照都会有被“击中”的瞬间,

在按下快门的时候被感动,被吸引,

呼吸和心跳都会变化,

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大喊:

我要的就是这个!

终于被我抓住了!太美了!




王小列认为,之所以被“击中”,

就是因为你内心里的影像与现实中的影像

产生重合的结果。

因此拍摄一张好照片,

关键在于拍摄者内心的储备量以及储备的内容。

古今中外名画赏析、

文学作品阅读、戏剧观摩,

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当你有了丰富的积累,

如何构图这个问题,

就变成了“怎么舒服怎么来”。


“潜移默化”的积累

和下意识所拍摄的画面,

恰恰是第七识的某种“信号”,

以此来觉照“心一境性”时

横空出世的第二念,

则既可以拍摄到绝美的画面,

又实现了禅修的训练。



我不认为好的照片是按照构图原理

拍摄出来的。 

它应该是一种心流,一种能量。

构图规则是用来在实践中去突破的。

心里有才会看见,看得见才能拍到。

——王小列


(文/曹洞佛学院 图/李鹤 于静茹)

编辑:贺雪垠 责任编辑: 张妙

曹洞佛学院,摄影课,王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