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上慰问品
大菩文化陕西讯 6月1日,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佛教协会部分僧众和社会慈善人士深入铁厂镇新民村举行爱心捐赠活动,为当地困难群众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镇安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王德平出席活动并讲话。陕西省政协委员、镇安县佛教协会会长慈光法师,镇安县佛协工作人员以及兴隆寺常住等共同出席捐赠活动。
合影
座谈交流
王德平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四进”寺庙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到佛教事业的方方面面,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王德平强调,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从事公益慈善活动,鼓励广大信教群众爱岗敬业、辛勤劳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做出积极贡献。
慈光法师表示,在陕西省政协的领导下,在镇安政府领导下,扶贫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镇安人民的欢迎和肯定,更坚定了他们办好此次活动、继续做好为镇安人民服务工作的信心。慈光法师强调,饮水思源、知恩报恩,帮助他人既是慈悲喜舍的利他作为,也是利益自己的积德之举。因为众生平等,一切有情万物都是一个相互缘生的关系,是命运的共同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大家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镇安人民的付出与奋斗,换来今天的安居乐业。
慈光法师表示,为人民谋幸福,特别是为困难群众谋幸福,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中国大乘佛教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中国佛教界秉持“不忍众生苦”的慈悲精神,正是佛教文化生生不息、为世人所信仰、报恩人民、改善贫困人民的福祉,也是为了传承佛教慈悲大爱、无我利他的精神,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人民的生活变好了,我们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小康社会才能全面长久,越来越好。让“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当代“人间佛教”思想发扬光大,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文图/镇安县佛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