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佛教协会执行会长慧开法师致辞(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月)
时维初夏,万物皆长;古城安庆,法喜充满。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整理安徽佛教,尤其是禅宗在安徽的发源、发展;由安徽省佛教协会主办,安庆市佛教协会承办的“佛教中国化·禅宗在安徽——首届安徽佛教文化交流活动”于6月10日在安庆举行。
安徽省佛教协会执行会长慧开法师在闭幕式上致辞表示,安徽佛教界将继续和光大先贤精神和智慧,坚持党的领导,焕发自身动力,写就佛教中国化在安徽实践的宏伟篇章。以下为致辞全文:
佛光普照江淮大地,胜缘和合古城安庆。首届安徽佛教文化交流活动即将圆满,这是安徽佛教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是安徽佛教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推进佛教中国化、推动佛教健康传承的实际行动。
来自全国各地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佛教中国化·禅宗在安徽”这一主题,做了认真研讨,挖掘了安徽佛教大量珍贵史料,总结了佛教中国化在安徽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许多新颖观点,可谓取得了极其丰厚的学术成果。
活动期间,我们还举办了“佛教中国化的伟大践行者——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116周年图片展”,以赵朴初先生为榜样推动佛教中国化。活动时间虽短,但内涵极其丰富。本次活动结束后,我省佛教界将对活动进行认真消化与总结,深入领会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对专家学者们所提供的宝贵资料及其学术观点,认真加以总结、弘扬,指导安徽佛教中国化及其相关工作,进一步弘扬光大安徽佛教文化。这里,也诚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在今后一如既往支持安徽佛教工作,关注、研究安徽佛教历史文化,进一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安徽实践,推动安徽佛教的健康传承。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代代高僧大德追求觉悟解脱的终极理想,秉承普度众生的佛陀本怀,践行上求下化的菩萨愿行,矢志不渝,前赴后继,推动佛教扎根中华大地,广利中华民族,融入中华文化,为促进人心净化、社会安定、民族融合、国家统一、文化传承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独特贡献,谱写了佛教中国化的壮丽史诗,铸就了中国佛教报恩国家、慈济众生、严持净戒、真修实证、为法忘躯、无我利他、安忍无畏、中道圆融、勇猛精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和光辉传统。
安徽,是一块佛缘殊胜之地,产生了极其厚重而灿烂的佛教历史文化。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就被楚王刘英带到皖南宣城一带。宣城人笮融铸造了中国佛教第一尊佛像。淮北人严佛调成为中国第一个出家僧人,并翻译了《法镜经》。
中国禅宗起源于安徽,并在安徽获得较大的发展。韩国王族金乔觉在九华山以地藏菩萨示现,使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跻身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列。中国禅宗和地藏信仰,都可以说是成功的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与中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两千年在中国净化着人心与社会,鼓舞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舍生忘死。明清以来,安徽产生了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和一代奇才无可大师等。
近现代中国,杨仁山居士被誉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赵朴初居士成为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周叔迦、周绍良父子在佛教文化和学术研究上做出了极大成就,在中国佛教近现代史上呈现出居士佛教的高峰。
在安徽大地,数不清的先贤在修行证果、弘法利生和推动佛教中国化的奋斗历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为新时代安徽佛教健康传承发展奠定了深厚宽广的基础,提供了智光辉耀的借鉴,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为今天的安徽佛弟子,深为佛教先贤的慈悲愿行和伟大创造感到无比骄傲。我们将继续和光大先贤精神和智慧,在这个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焕发自身动力,把佛陀遗教真正转化为严持净戒的自觉行动,大力践行中国佛教真修实证的宝贵传统,做到坚守本分、明确初心、涵养根本,把主要精力放在勤修三学、清净三业上,以刻苦修证开启智慧,增长定力,净化心灵,熔铸新时代佛教徒慈悲智慧、严于律己、安忍坚毅、忘我利他、中道平和的精神,树立新时代安徽佛教清净庄严的良好形象,写就佛教中国化在安徽实践的宏伟篇章。
为进一步做好当下的安徽佛教工作,开创安徽佛教中国化的新境界,借此活动之良机,本人在此也谈几点思考与感想,愿与在座的安徽佛弟子共勉:
一、追求政治进步。前贤赵朴老,极力推动佛教与政治的圆融,开创了焕然一新的新中国佛教。进入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坚定不移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坚定不移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切实增强“四个意识” 做到“两个维护” 拥护“两个确立”,强化“五个认同”。
二、搞好道风建设。道风建设关系到佛教之法身慧命。要引导全省佛教界深入开展戒律教育,切实增强持戒意识。巩固佛教商业化治理成果,自觉认清和抵制一切商业化行为。响应中佛协崇俭戒奢的倡议,始终坚持少欲知足、淡泊名利的衲子本色。
三、契理契机阐释教规教义。按照习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要求,“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善于创新的宗教学研究队伍”,团结省内外更多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安徽佛教学术研究,大力弘扬安徽佛教文化。对佛教经典教义、思想观念、教规制度、文化艺术、礼仪习俗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深入挖掘其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如法如律、善巧方便加以阐释弘扬。
四、培养佛教优秀人才。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要求,提高安徽佛教整体素质。继续办好九华山佛学院,尽快投入新校区的建设,也就在明天,九华山佛学院新校区就将奠基,也是安徽佛教一件大喜事。要发扬佛学院办学的优良传统,探索传统丛林教育与现代学院教育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新途径、新方式。推动全省中青年执事人员的再教育,再提高,努力建设安徽佛教结构合理、传承不息的佛教人才梯队。
五、发挥更多积极作用。积极引导信教群众爱国爱教、正信正行、守法遵规、爱岗敬业,将他们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协助党和政府防范化解佛教领域风险挑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继续大力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在助力政府中心工作,在环保、生态等社会领域,做出积极贡献。
各位,伟大新时代赋予光荣使命,宏围新蓝图呼唤笃实担当。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不动摇,不忘上求下化的发心,牢记弘法利生的本愿,携手共创中国佛教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为实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文/慧开法师 图/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