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学院代表发言(一)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23-09-01

23.jpg

路遥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佛教院校三个基地作用,强化新时代佛教中国化人才支撑,202391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宁波雪窦山佛教协会和浙江佛学院承办的2023年全国佛教院校联席会在浙江宁波举行。

 

会上,来自中国佛学院、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江苏尼众佛学院、浙江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和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的代表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并结合本院校实际作了交流发言。以下为中国佛学院路遥代表发言全文:

 

中国佛学院始终高举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各项宗教政策与法律法规,坚持佛教中国化的办学方向和宗教人才培养“四项标准”,着力提升办学水平。中国佛学院作为培养爱国佛教后备人才、正确阐释佛教教义、培训在职佛教教职人员的重要基地,为佛教中国化与佛教教育事业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我院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各项方针政策,着力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我院的通识课程有思想政治类、文史哲类、外语类、计算机类、体育类,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院佛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以“八宗并弘”为主线,突出佛教中国化后中国佛教以宗派为特色的主体内容,让学生能够掌握佛教的基础理论、教义教规和基本知识,具备一定开展佛学研究工作以及阐释教理教义教规的基本能力。此外,我院还有各种实践课程。通过早晚两堂功课和每周一次的禅修,让学生能够掌握具备从事佛教教务活动的能力,为日后管理宗教场所和引领信教群众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我院还举办了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讲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场参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迎国庆升旗仪式、党史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积极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爱国主义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在做好课程教育的同时,我院高度重视学术研究工作。1985年,我院创办学报《法源》,作为师生共同耕耘的学术园地;截止到 2009年,共刊出 27期。2010年,《法源》更名为《中国佛学》(总第28期)并正式出版,成为我院主办的综合性佛学研究学术刊物,主要展示我院师生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截止到 2023 年,《中国佛学》(含《法源》)共刊出50期,并入选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收录核心集刊。

 

此外,我院也非常重视与佛教界以及学术界的学术交流工作。2016年9月以来,我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以“中国佛学院与当代佛教教育”“佛教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新时期佛教教育体系建设”“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对外传播与交流”“佛教中国化的研究与方法”“传印长老与中国佛学院”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有多所高校以及佛教院校的专家学者代表参加,展现了佛教院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良好风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与社会接轨,我院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佛教教育对外宣传工作。2006年,我院正式开通中国佛学院官方网站。2010年,在原网站工作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佛学院信息网络中心。2016年初,经国家宗教局批准,我院开通了中国佛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2年8月25日,我院办理了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通过学院官方网站与微信公众平台,我院及时发布和分享学院的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重大活动以及时事要闻、政策法规等重要信息。

 

我院严格按照章程制度办学,院校章程及各项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良好。近年来,我院在已有制度上不断推动和完善制度建设。为更好地培养符合“四个标准”的优秀僧才,推进佛教教育中国化,规范人事管理,优化教师队伍,根据相关政策和制度,我院在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央统战部干部局的指导帮助下,于2022年上半年制定了《中国佛学院关于应届毕业教职人员的录用办法》,将学院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按照办法招录,规范管理,为学院师资力量补充了新鲜血液。为加强学院研究生管理,2022年,我院推动建设研究生辅导师制度,安排专门人员担任研究生辅导师,负责研究生的日常学习、论文修改、读书交流等工作,提升研究生学习质量。另安排专门人员作为助理班主任,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纪律监督等方面工作。为激励学生学修精进,我院积极推动和完善奖助学金评审制度,2022年完成了《中国佛学院奖助学金评审办法》的制订与修改工作,并与相关奖助学金资助方建立联系。为规范我院教学实践基地的设立和管理,根据有关宗教法规,并征求多方意见,我院于 2023年6月制定了《中国佛学院教学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办学规范化的前提和依据,为佛学院在教学上稳步前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提升佛教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学历水平,在北京市佛教协会的商请下,我院经中国佛教协会报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于2022年9月开设北京市佛教教职人员大专班,对北京市佛教教职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这是我院自八十年代恢复办学以来,首次举办大专学历教育。本次大专班的开办,是加强佛教界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我院丰富办学形式与层次的有益探索。

 

为佛教界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佛教院校的重要任务。我院将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发挥自己在僧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佛教活动场所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佛教健康传承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果玉 责任编辑: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