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佛教一大盛事圆满闭幕!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25-02-18

视频制作 大菩文化

 

2025年2月16日至17日,“绿美寺院 生态禅行——生态园林与正念禅修交流会”于广州增城百花古寺·莲花书院圆满举行。

 

本次交流会属于“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之一,由广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大佛寺、广州百花古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承办,岭南佛教研究院协办。

 

微信图片_20250218112431.jpg

 

在广州寺院生态环境建设中,禅宗实践通过园景融禅,充分展现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风格与生态智慧。正念入境的实践则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消除内外相待、主客对立,追求内外共生的生活禅,构建出一个生态友好的宗教文化空间。

 

此次“生态园林与正念禅修交流会”以“绿美寺院·生态禅行”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禅的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正念禅行的实践,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01 开幕式

 

640.jpg

开幕式现场

 

640 (1).jpg

开幕式现场

 

16日下午,本次交流会开幕式于百花古寺莲花书院(西别院)中正式举行。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佛寺方丈、百花古寺住持耀智法师致开幕辞。

 

640 (2).jpg

耀智法师致开幕辞

 

耀智法师代表广州市佛教协会及百花古寺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致辞中他提到佛教与自然生态的深厚渊源,尤其是禅宗思想在中国文化、艺术和生态观念中的重要影响。通过回顾禅宗的历史与发展,他指出禅宗倡导的“正念入境,园景融禅,消除相待,内外共生”理念,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更孕育了独特的生态哲学。

 

近年来广州市佛教协会积极响应广州市委、市政府及民宗局关于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的要求,推动“一寺一品牌”“一寺一景观”的建设战略。加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古树名木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汇集绿意、禅意的佛教寺院,促进文化与生态的和谐共进。广州百花古寺的设计结合了岭南园林的风格和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运用岭南本草植物和传统营造技艺,打造了生态友好型的宗教文化空间,展现“禅”所倡导的 “内外共生、清净安住” 的理念。

 

耀智法师呼吁与会者围绕“绿美寺院,生态禅行”主题深入交流,探索寺院与生态园林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640 (3).jpg

开幕式现场

 

640 (4).jpg

开幕式现场


02 交流会

 

本次交流会分为“正念禅境与生态伦理的理论关联”“园林康养规划设计及其理论”“绿美寺院的具体实践举措”三个子主题,于2月16日至17日举行。16日下午还设有专家对话环节。

  

第一场 正念禅境与生态伦理的理论关联  

 

640 (5).jpg

第一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6).jpg

第一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7).jpg

第一组主旨发言现场

 

第一组的讨论主题为“正念禅境与生态伦理的理论关联”,讨论佛教的基本理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教界大德,分别从佛陀对待自然(特别是森林、植物、动物)的态度以及佛陀为僧团所制定戒律的角度阐述了佛教的生态伦理观。

 

斯里兰卡斯里加亚瓦鲁达拉普拉大学高级教授M·阿帕亚迪萨长老以《佛教与环境法则》为题,斯里兰卡佛教电视频道主席、科伦坡菩提寺住持金刚智长老以《自然之美与佛教哲学》为题,缅甸帕奥禅林协会僧导委、曼德勒美缪国际禅林导师古玛拉阿毗旺萨大长老以《Jetavana禅院的起源》为题分别作主旨发言。

 

第二场 园林康养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640 (8).jpg

第二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9).jpg

第二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10).jpg

第二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11).jpg

第二组主旨发言现场

 

在第二组以“园林康养规划设计及其理论”为主题的交流中,四位学者从建筑学、医学、哲学、艺术疗愈等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展开探讨了园林造景的审美价值与人文关怀。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树华以《“风景疗愈”论》为题,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王亮以《七彩老年科与园艺治疗》为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晓梅以《中国园林的静谧境界解析》为题,卉森控股集团总裁陈玖成以《根系东方:从禅意园林到绿康医学的文明觉知》为题分别作主旨发言。

 

专家对话  

 

640 (12).jpg

专家对话 

 

16日下午,李树华教授、李葛夫教授、林绮云教授、高伟教授、陈玖成围绕本次交流会的主题“绿美寺院,生态禅行”展开对话,由何方耀教授主持。几位专家学者们深入讨论了园林建设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解决其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李树华教授认为园林建设应以人的疗愈与康养为目标;李葛夫教授从实战角度分享了园林建设的诸多经验;林绮云教授指出园林疗愈的关键在于给人用,影响人;高伟教授则从园林艺术的方向指出园林会随着时间自由生长,获得更多的生命力。

 

第三场 绿美寺院建设的具体实践举措  

 

640.png

第三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1).png

第三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2).png

第三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13).jpg

第三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14).jpg

第三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15).jpg

第三组主旨发言现场

 

640 (16).jpg

第三组主旨发言现场

 

第三场的讨论方向为“绿美寺院的具体实践举措”,三位法师大德与四位专家学者分别交流了他们在寺院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心得体会,有古代园林寺院的意蕴分析,也有当代寺院重建的具体经验,并从理念和具体建筑中阐述了佛教环保理念的独特之处。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政协常委、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第四、五届)、南昌佑民寺方丈纯一法师以《共生·缘成·关系性与⽣态⽂明思想》为题,尼泊尔皇家寺院住持海法大长老以《心理健康与正念——佛教冥想》为题,杭州市佛协常务副会长、杭州市径山寺方丈戒兴法师以《祖庭传统与时代交融的径山禅境⽣态》为题,香港志莲净苑⽂化部研究主任、志莲书院副院长、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兼任讲师、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客座副教授、泰国国际佛教大学客座教授、博⼠生导师李葛夫以《唐代绛守居园池与香港南莲园池的禅趣法义》为题,美国及台湾保罗大卫国际设计公司总裁、北京圣拓建筑⼯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地建筑师事务所(国际)董事、中国室内设计装饰协会设计师资格评审委员、清华⼤学教授、⼤连⼯业⼤学教授林振中以《现代寺庙美》为题,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生死与健康⼼理谘商系兼任教授、南华大学生死学系兼任教授、中华⼼理卫⽣协会林绮云以《悲伤疗愈花园(Grief healing garden)及其实务运作的经验》为题,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高伟以《须弥布境·正念入境·遵⽣营境——百花古寺园林设计研究》为题分别作主旨发言。

 

03 闭幕式

 

2月17日中午,华南农业大学宗教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岭南佛教文化研究院院长何方耀教授作综述发言;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佛寺方丈、百花古寺住持耀智法师作闭幕式致辞。

 

640 (17).jpg

何方耀教授作综述

 

640 (3).png耀智法师致辞

 

耀智法师代表广州市佛教协会、广州市增城区百花古寺再次对给予本次交流会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提到,这次交流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探讨理论,更是希望通过理论来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在这两天时间里,诸位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不同的思想观点碰撞交流,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耀智法师期待“生态禅行”能够获得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不断加强佛教界与社会各界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进佛教生态思想与实践。未来,广州佛教界亦将继续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寺院建设,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贡献佛教界更多智慧和力量。

 

640 (18).jpg

闭幕式现场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会暨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佛教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的最后一项议程“绿美寺院 生态禅行——生态园林与正念禅修交流会”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文/妙淼 妙仝 妙舟 图/妙澄 果树 百花古寺 视频/果蓝)

 

640 (19).jpg

百花古寺寺院风光

 

640 (20).jpg

百花古寺寺院风光

 

640 (21).jpg

百花古寺寺院风光

 

640 (22).jpg

百花古寺寺院风光

 

640 (23).jpg

百花古寺寺院风光

 

640 (24).jpg

百花古寺寺院风光

 

640 (25).jpg

百花古寺寺院风光

 

640 (26).jpg

百花古寺寺院风光

 

编辑:妙舟 责任编辑: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