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玄奘与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于西安开幕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25-06-15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

 

6月15日,由西安市大慈恩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主办,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陕西省佛教协会、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指导的2025年“玄奘与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

01.jpg

 

主持人2.jpg

开幕式现场

 

本次研讨会涵盖史实考证、佛经翻译、玄奘思想等方面,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发展的重要论述,通过历史、宗教、哲学、翻译等玄奘研究多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挖掘玄奘时代价值。于践行佛教中国化,推动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03.jpg

奏唱国歌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慈恩寺监院道宏法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西安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方丈、焦山定慧寺方丈心澄法师,西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姚涌于开幕式作代表致辞。

 

道宏法师.jpg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慈恩寺监院道宏法师致欢迎辞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慈恩寺监院道宏法师表示,玄奘西行是跨越文化藩篱、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生动写照。他以翻译为桥梁,以信仰为纽带,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佛教史上的地位,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哲学思维和精神世界。

 

本次研讨会之议题,既是对玄奘相关史事与思想学说的严谨考辨,也是对丝绸之路文明交往的学术观察。

 

立足大慈恩寺历史沿革和发展使命,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于型塑民族脊梁、丰富跨文化智慧传播、助益当代精神问题之应对、为文明交流互鉴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镜鉴四个维度深化共识。

 

袁新.jpg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致辞

 

佛经翻译是中华文化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引进”,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引用当代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论点,强调玄奘西行及归国译经于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他表示,玄奘所践行的文明交流本质在于平等尊重中寻求彼此理解,相互学习,最终实现人类文明的相互滋养。其精神对当代社会应对全球化挑战、加强世界文明交流融合具有积极作用。并留下两点感想:

 

一、深化玄奘当代研究,构建当代精神坐标;

 

二、拓展研究视野,探寻文明交流规律,肩负时代使命。

李利安.jpg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致辞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追忆研究院与大慈恩寺结缘之历史,今年是研究院成立10周年。


 

西安是佛教文化重镇。玄奘是丝绸之路上行得最远,看得最多,知识体系最完善的高僧。西安各相关机构多年来重视推进玄奘文化及其背后的文明交流互鉴研究。本次研讨会举办符合学术创新之期望,也符合党中央面对世界格局提出的共建命运共同体、通过文明互鉴消除文明隔阂之倡议,具有时代意义。

 

未来,玄奘研究院将继续立足西安底蕴,深入玄奘研究,加强学术交往。

宽旭.jpg

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西安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

 

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西安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代表陕西省佛教协会,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玄奘大师于中华文化具有三大贡献:其一,他是世界文明对话中国家形象的构建者;其二,他是打破文化壁垒的重构者;其三,他是亚洲地理历史书写者

 

希望本次研讨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校准文明坐标,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东方智慧,为深化文明共建注入对话方式,为佛教中国化道路走深走实贡献学术支撑、思想体系与实践参照。

心澄.jpg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方丈、焦山定慧寺方丈心澄法师致辞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方丈、焦山定慧寺方丈心澄法师代表诸山长老致辞。他指出,玄奘精神是海纳百川、包容互鉴精神。玄奘大师以凡人之躯,乘危远迈,仗策孤征。他为我们提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处理多元文明关系的智慧。


 

大慈恩寺是玄奘归国译经的重要场所,寺院始终以玄奘为根基,致力于学术提升、文化传承、国际交流、数字弘法等系列活动。在玄奘精神的鼓励下,希望本次研讨会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深化合作,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姚涌.jpg

西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姚涌致辞

 

姚涌代表西安市委统战部、西安市民宗委欢迎与会诸位的到来。他表示,西安是文明交融的恢弘史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言时所说,佛教产生于印度,在传入中国以后,与儒家、道教文化融合发展,最终成为形成中国特色佛教文化,从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各方面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思想根基,彰显出文化交流的强大生命力。


 

玄奘的伟大不仅在于西行译经对中华文明之影响,更在于搭建起各国之间的文明联系。本次研讨会是玄奘精神核心思想和社会价值的生动体现。


WechatIMG563-2.jpg

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秦川宣布开幕

 

在主旨发言环节,六位学者作为专家代表,围绕研讨会主题讲述最新研究成果。

 

湛如.jpg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湛如法师
《天竺与长安:丝绸之路所见玄奘门下“大乘称号”的周流》

 

洪修平.jpg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南京大学“南雍学者”特任讲座教授、 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哲学学院教授洪修平
《略论玄奘求法、译经和创宗对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贡献》

 

静波.jpg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哈尔滨极乐寺方丈静波法师
《饮水思源 不能相忘——分享玄奘法师精神》

 

DSC00685.jpg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南昌佑民寺方丈纯一法师
《西明寺系唯识说与唐代法相唯识宗的走向》

 

惠敏.jpg

法鼓文理学院荣休校长、 台北艺术大学名誉教授、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主任委员惠敏法师
《<大唐三藏法师传西域正法藏受菩萨戒法>于汉传 “授菩萨戒羯磨 ” 演变之意义》

 

徐文明.jpg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文明
《昙延系涅槃学及其对玄奘的影响》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与会学者将围绕“与玄奘相关的史实考证辨析”“玄奘与佛经翻译工作”“玄奘的学术思想”“玄奘与佛教中国化发展”“‘民族脊梁’与玄奘精神内涵”“玄奘与丝路文明、文明互鉴”等议题分成五组展开深度对话。

 

来自复旦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闽南佛学院、浙江佛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各省市领导嘉宾、高僧大德共计150人提交论文并参与研讨。

 

主持人.jpg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道喜法师主持开幕式

 

DSC00621.jpg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傅新毅主持主旨发言环节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

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李秦川;

西安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姚涌;

西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王胜

 

出席开幕式的学者、高僧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袁新;

陕西省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杨义民;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南雍学者”特任讲座教授洪修平;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大慈恩寺方丈增勤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湛如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方丈、焦山定慧寺方丈心澄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昌佑民寺方丈纯一法师;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佛教协会会长、哈尔滨极 乐寺方丈静波法师;

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兴善寺方丈宽旭法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乌鲁木齐清泉寺方丈寂仁法师;

天津市佛教协会会长、天津大悲禅院方丈达云法师;

法鼓文理学院荣休校长、台北艺术大学名誉教授、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主任委员惠敏法师;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

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南雍学者”特任教授,江苏省民族宗教研究会副会长孙亦平;

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清远法师;

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慈恩佛学院院长、无锡灵山祥符禅寺方丈普俊法师;

闽南佛学院副院长弘来法师;

峨眉山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法源法师;

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仁钦法师、本昌法师、宽昌法师、道宏法师、如孝法师;

西安市佛教协会会长宽池法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主任傅新毅等(视频/果木 图/妙心 果树 文/妙仝)

编辑:妙仝 责任编辑: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