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雪窦山资圣禅寺“六月六”晒经活动圆满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25-07-02

(视频制作:大菩文化)

 

宁波奉化雪窦山为弥勒菩萨应迹道场。依佛经“弥勒菩萨龙华树下成道,成就‘龙华三会’”之记载,自2010年起恢复弥勒香会:“三月三拜弥勒”“六月六供弥勒”“九月九朝弥勒”,分别象征供养佛、法、僧三宝。

 

WechatIMG889.jpg

 

2025年6月30日(农历六月初六),于人间弥勒布袋和尚出家日,雪窦山资圣禅寺再次迎来“六月六 晒经会 供弥勒 开智慧”活动,传承千年晒经传统,通过传书、经行等形式与大众共沐佛光,寓意借晒经之举开悟人生智慧,延续“法脉相承”的文化使命。

 

IMG_1015.JPG

 

较往届晒经不同,为更好保护旧藏《大藏经》,此次所晒经典为众居士供养的经折本《乾隆版大藏经》(又称《御制龙藏经》),内容囊括中国历史汉文大藏经所录经籍的主要内容,是其他版本大藏经的校对基础。

 

DSC07450.jpg

 

DSC07483.jpg

 

DJI_20240122122441_0238_D.jpg

 

当日上午,两序大众沐手焚香,自大慈门迎请经书。四方有情于廊下有序传递经匣,亲身体验“智慧流转”的庄严过程,践行“共享禅悦”的精神。

 

IMG_1027.JPG

 

IMG_1019.JPG

 

IMG_1021.JPG

 

IMG_1022.JPG

 

我国民间晒经习俗拥有悠久历史脉络,其源头可追溯至东汉时期。东汉崔寔所著《四民月令》明确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这是目前可见关于晒经习俗的最早文字记录。

 

至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正月,宋真宗下诏将六月六日定为“天贶节”,取“天赐”之意推广该节日,使之成为全国性重要节庆。于传统晒物防虫功能外,融入了招福纳祥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民俗符号。

 

IMG_1023.JPG

 

IMG_1025.JPG

 

当晒经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流淌至江南腹地,与宁波藏书文化碰撞。代代相传的晒书仪式中,文化思想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

 

IMG_1030.JPG

 

IMG_1031.JPG

 

IMG_1033.JPG

 

IMG_1034.JPG

 

雪窦山资圣禅寺始建于晋代,兴于唐宋,历经千年沧桑而法脉绵延,为弥勒道场核心所在。寺内大慈摩尼殿、藏经阁等建筑见证佛教文化传承,现存历代佛经刻本、木刻经板及佛教文物等,尤以临济宗第四十世果如禅师自北京请回的《乾隆版大藏经》为镇寺之宝。


 

DSC06860-opq3771698099.jpeg

 

DSC06516-opq3771396731.jpeg

 

苍松翠柏间,飞檐斗拱自成清凉福地。以清净意亲近供养三宝,将晒经之感悟化为修行动力。廊下传递经匣的掌心温度,殿内诵念佛号的心灵震颤,印证着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人间佛教”理念于当今时代的生动演绎。(视频/果一 图/雪窦山佛教协会 妙淼 编辑/妙仝 妙橘)

编辑:妙仝 责任编辑: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