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瀚法师作《说不可说的般若譬喻》佛学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2025年7月27日,“之江问道”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门讲堂讲经法会在普陀山宝陀讲寺举行。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副教务长兼学术委员会秘书长智瀚法师讲授《说不可说的般若譬喻》,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智宗法师,普陀山全山各寺院(单位)僧众及随喜护法居士共300余人参加法会。
智瀚法师指出,佛教中观思想始终以遮诠的方式展现其核心教义。法师系统阐释了般若中观理论的超言离思性,他表示以譬喻破执,以空性明心是佛陀的应机施教。
法师围绕“梦喻、幻化喻、水泡喻、影子喻、彩虹喻、毛发喻”六大譬喻,援引多部佛典深化论证,层层解构大家对现实世界的固有认知,警示感官认知的不可靠,指出万物如泡影般刹那生灭、无实体可得,揭示“实相”的虚幻性。他强调,人们受限于经验认知,误将“约定俗成的存在”执为真实,实则一切仅为“缘起性空”的影像。
法师表示,通过“意象语言”(如幻化师变石为女的譬喻)可超越逻辑束缚,体悟超验真理。这种“以幻破幻”的智慧,旨在引导人们摆脱对经验世界的执着,如《大般若经》所言:“梦尚非有,况有梦自性可觅?”最终指向对生命有限性的宗教性超越。
此次讲座通过具象化譬喻与经典文本的互证,为大家理解佛教思想提供了新颖视角,展现了传统智慧对现代性困境的启示价值。(文图/普陀山佛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