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陈家冷
陈家泠佛教艺术馆
罗汉堂部分作品
罗汉堂部分作品
陈家泠《步步生莲》局部
圣山轩局部
大菩文化上海讯 为多元化弘扬佛法、净化人心,上海玉佛禅寺与陈家泠共同创建“上海玉佛禅寺陈家泠佛教艺术馆”,并将于2019年1月13日举行开馆仪式。
陈家泠,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俨少。
1980年代起独创兼具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国画画风。作品曾荣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佳作奖、第七届全国美展银质奖,并多次在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荷兰等地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举办个展和群展,素有“东方审美新坐标”之美誉。
陈家泠佛教艺术馆分为:罗汉堂、观音殿、荷花居、圣山轩、禅意厅等五部分。分别展示陈家泠的十六罗汉作品、观音五联屏画、各色荷花图、佛教四大名胜绘画,以及富有禅意的家具、服装、陶瓷等日用器物。
罗汉堂展示陈家泠的十六罗汉作品。说起画罗汉的因缘,陈家泠表示唐末画僧贯休的十六罗汉石刻图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热情。在贯休的笔下,十六罗汉个个迥异,造型夸张而又法度森严,手捧的经卷法器、身着的袈裟芒鞋都值得研究、思考、发掘。
于是,陈家泠先后两次创作,化黑白、呆板的石刻线条,为彩色、写意的生动曲线,而参观者也得以从中一窥勇强无畏、不辞劳苦度众的罗汉形象。
与罗汉堂画作形成对比的,是观音殿内柔美、婉约、慈爱的观音菩萨形象。陈家泠运用创造性的笔墨技法,使得荷花隐隐约约,透出缥渺之感;使得在大海波涛微茫里,菩萨的动态与气势浑然天成;使得幽篁郁郁中,书卷之气自然生发。
荷花居中展示了陈家泠所作的各色莲花,或清新,或奔放,或淡雅,或后劲绵绵。他说,莲花因其艺术之美、内涵之美,哲学之美乃至宗教之美,成为了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题材,例如宋代的《爱莲说》就赞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在佛教题材中,佛菩萨便坐在莲台上,手执莲花,给人一种和美的气场。
圣山轩中展出有陈家泠创作的佛教四大名山、佛陀说法的灵鹫山与成道的大菩提树等诸多作品,这些作品皆源于他的躬亲力行——他将过去几十年间朝圣的名山大川,融合人文、哲学、理想与美,尽数付诸笔端,或雄浑壮阔,或俊秀明净,以一种艺术与美的形式引人入胜,弘扬善法。
禅意厅中,陈列着一件件颇具禅意的家具与瓷器,在那光洁浑圆的曲线里,有着陈家泠对艺术与生活的孜孜追求,亦有着将艺术与生活、与美好相结合的创作初衷。
正如他曾经说过的话语“我觉得瓷器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你看china就是China。当一堆平常的泥土最后烧制为一件件艺术品时,你自然会惊奇于这个奇妙的过程。”
宗教启迪心智,艺术升华境界。宗教与艺术的碰撞与融合,是一场文化的甘露细雨,彼此滋润、彼此共进。
时间:
2019年1月13日上午10:30
地点:
上海玉佛禅寺觉群楼多功能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