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代高僧

太虚大师生平述要的思想与行谊

师道大学堂 2017-08-10 10:08:49

太虚大师最早的影像,摄于1907年,自题:

“你!你!我认识你!我认识你!你就是你!”

 

中间站立者为寄禅老和尚

 

1929年太虚大师作为《海潮音》社长时摄影

  

1931年出版的德文书中以“中国佛教的领袖”称呼太虚大师

 

1928年7月28日在南京毗卢寺召开中国佛学会筹备处预备会,前排中坐者为太虚大师

 

太虚大师略传

 

太虚大师晚年法像及其为中国佛教会会务训练班所作训辞

 

    太虚大师(1890-1947)是人间佛教的提倡者,也是中国佛教现代化的奠基人。他一生深入经藏,融摄诸宗,会通内外新旧之学,构建人间佛教思想,是一位学识广博、思想深邃的佛学理论家。同时,大师又是一位顺势而为的实践家,集注毕生精力推动教制之整理、教产之改革、教理之弘化,他创办佛学院,组织佛教会,出版书报杂志,在培养新僧人才、团结各界信众、宣传佛教文化等方面成绩卓著。此外,大师还是一位具备世界眼光的宗教领袖,他东游日本、弘法欧美、远涉南洋,积极推动中国佛教的国际交流与海外弘化,为世界佛教文化的对话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太虚大师的佛学思想和佛教实践,不仅推动了近代佛教革故鼎新的蜕变,更对今日佛教的发展有着立本开新的启示和光前裕后的影响。大师虽已示寂七十载,但他开拓的人间佛教之道路,仍然是当代汉传佛教振兴的方向与旗帜。

 

    生平述要篇

 

    太虚大师,浙江崇德人,俗姓吕,名淦森,出家后法名唯心,字太虚。幼年父母俱亡,家贫体弱。少年时,当过百货店学徒,因随外祖母往九华、普陀诸山进香,而对佛教发起信心。1904年,从苏州平望小九华寺士达和尚出家,是年冬,从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足戒后,即至宁波三官堂依歧昌法师座下,专门研读《楞严》《法华》及《四教仪》等经论。

 

    十九岁时,大师由圆瑛法师介绍,至慈溪县汶溪西方寺阅览大藏。读《般若经》豁然开悟,大师一生佛学精义,肇基于此。时值清朝末叶,新兴思想方张,太虚大师读谭嗣同、康有为诸先生书,乃有志于革新佛教,慨然以佛教救国救天下为己任。1909年,闻南京杨仁山居士创办祇洹精舍,大师欣然从学半年。

 

    1910-1911年,大师偕栖云法师赴广州,组织僧教育会,被推为白云山双溪寺住持。大师时与新派人物过从甚密,广州黄花冈起义失败后,他作诗凭吊,涉及革命嫌疑,为清廷追捕,遂前往沪上,又转至普陀山避难。

 

    1912年,大师与同学仁山法师等在镇江金山创办中国佛教协进会,与金山旧僧发生冲突。后来该会并入寄禅和尚为会长的中华佛教总会。

 

    1913年,他在寄禅和尚圆寂的追悼会上,提出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的主张,撰文宣传“佛教复兴运动”,立志于佛教教团之根本革新。是年三月,大师被推为中华佛教总会会刊《佛教月报》总编辑。

 

    1914年“一战”爆发,大师“对于西洋学说及自己以佛法救世的力量,发生怀疑,觉得如此的荒废光阴下去,甚不值得”,于是决定掩关普陀山锡麟禅院。

 

    1917年,大师从锡麟禅院出关后,应请至台湾弘法,归途顺游日本,考察佛教。回国后,于1918年在上海与蒋作宾、黄葆仓、陈元白、章太炎、王一亭等组织觉社,主编《觉社丛书》。

 

    1920年住持杭州兜率寺,大师改《觉社丛书》季刊为《海潮音》月刊。

 

    1922年,大师在武昌始创佛学院,培育僧才。1924年,于庐山大林寺,召开世界佛教联合会,汇集东西佛子,以谋佛教之国际合作。

 

    1925年,大师率佛教代表团出席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东亚佛教大会”,再次考察日本佛教。1927年2月,本其所撰《整理僧伽制度论》的理想,于上海创办佛法僧园——觉苑。4月,大师受请为厦门南普陀寺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1928年,在南京筹设中国佛学会。

 

    1928年秋,大师出国访问,历游英、法、德、比、美、日诸国,宣讲佛学,有《寰游记》纪其事。并与英、法等国学者共同发起在巴黎筹组世界佛学苑,为中国高僧弘法欧美之第一人。

 

    1929年中国佛教会成立,大师被举为常务委员,同年中国佛学会正式成立,大师任会长。1932年大师在重庆北碚缙云寺创办汉藏教理院,用以沟通汉藏文化,融洽民族感情。同年,任奉化雪窦寺住持。

 

    1937年,“七七”事变后,大师数次发出告日本佛教徒书,劝励他们本佛陀大悲兼利之精神,联合全国佛教徒向日本政府抗议,请息其残暴之侵略。

 

    1938年,大师参与抗战事业,指导筹组训练僧众救护队分赴各战区服务。1939年,日人于东南亚佛教国家诬诋中国政府摧残佛教、毁寺逐僧,企图挑拨宗教情绪,以遂其离间阴谋。于是大师组织中国佛教访问团,从云南出发,访问缅甸、锡兰 9、印度以及南洋群岛,随处宣传政府的抗战及宗教政策,揭破敌方阴谋,赢取东南亚佛教国家之同情与支持,推动了西南抗战大动脉——滇缅公路的顺利开放。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师出任中国佛教会整理委员会常委。同年在西安成立世界佛学苑巴利语系佛学院。

 

    1946年元旦,受宗教领袖胜利勋章。后返回南京,推动佛教整理事宜。是年7月,大师在上海玉佛寺创设觉群社,出版发行《觉群周报》。

 

    1947年2月,大师由宁波抵上海玉佛寺,拟待全国佛教整理工作次第完成,定于佛诞日召开中国佛教徒代表大会于南京,不意3月12日于玉佛寺旧疾中风复发,弟子大醒、亦幻、尘空、李子宽、沈仲钧、谢健、冯明政等,闻讯远集,亲视医药,终以医治无效,于3月17日下午1时安详而逝,享年五十九岁。大师遗体在海潮寺火化,心脏不坏,得大小舍利三百余粒,于奉化雪窦寺建塔供养。

 

    太虚大师为我国近百年僧界的杰出代表。他于经律论三藏,以及各宗之教义、各家之学说,无不淹通;于即世间的中西学说,包括科学、哲学亦俱有研究。太虚大师抱普度众生之宏愿,尤注意利乐现实人生,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俱在其怀抱之中。总之,大师学术之渊博、悲愿之宏深、德化之广远,求诸近世僧伦,实罕其匹。大师皈依弟子,数以万计,遍布海内外。其一生著作,门人印顺法师辑为《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编辑:妙文 责任编辑:李蕴雨
下载APP荧幕净土装进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