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代高僧

一代高僧--义净法师

大菩文化 2011-02-14 11:02:18

      义净(公元635-713年),字文明,著名的翻译家。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俗家姓张。生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幼年时代,即落发出家。宋《高僧传》卷一《义净传》说他“遍询匠”广探群籍,内外闲习,古今博通”。由此可见义净在青少年代就是一位精勤好学的人他十五岁,“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寞之高风哗,想去印度游学。为此目的,他更加努力学习,“勤无弃时,手不释卷”。年二十岁,从慧智受具足戒后,去印度的愿望,意志更加坚定。从此他开始研究法砺和道宣有关《四分律》著述达五年之久,为他一生遵佛制、重戒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到洛阳学习《集论》和《摄论〉又到长安学《唯识》和《俱舍》。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义净三十多岁,在扬州作夏安居,遇冯孝诠赴龚州(今广西平南)上任,义净在他的帮助之下,一同前往广州的番禺。

      在那里,义净得志同道合者数十人,准备一同前往印度。但是在登船启航时,他们又都退缩不愿前往。如是义净只好孤身一人启程。在海上航行二十天,历尽艰险;到达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他在该地停留了六个月,学习语言,后继续航行,于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二月抵东印度的耽摩梨底国。他在那里遇见了乔居的中国僧人大乘灯,停留一年,学习梵文,然后到印度各地朝礼佛教圣迹,沿途参学,经过三十余国,最后到达佛教文化中心那烂陀寺。义净在那烂陀寺共住十一年,从宝狮子等著名佛教学者研习《瑜伽》、《中观》、《因明》和《俱舍》。

     

      学习圆满之后,携带梵文经典近四百部,合五十余万颂,启程回国,但是途经室利佛逝时,他又住下来,从事翻译和著述。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义净曾一度回广州求祖国的纸墨和书写手,得到贞固的协助,于同年十一月又回到室利佛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义净派人将自已的部分译经和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稿送回国内。证圣元年(公元695年),他回到洛阳,受到盛大欢迎,武则天亲自到上东门外迎接他,安排他住在佛授记寺。

编辑:一休 责任编辑:李蕴雨
下载APP荧幕净土装进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