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代高僧

一代高僧:木庵禅师

大菩文化 2014-02-06 23:20:00

一代高僧:木庵禅师

 

    释木庵(1611-1684),名性瑫,继隐元东渡日本传禅之高僧。福建泉州晋江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俗姓吴,父名吴卿,母黄氏。庵幼年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成人。年十三,至泉州开元寺礼佛,即萌出家想。年十六,礼该寺印明为师。年十九正式落发。年二十,从释樵云受沙弥戒。年二十四,从释永觉受比丘戒,开始学禅,并遍游江、浙诸大寺院,参访名师。年二十七,受菩萨戒。次年,依止费隐,深受器重。后以祖母年迈,曾返闽探视。旋受请住持朋山青阳室。年三十三,再度依止费隐,先后曾任金栗山广慧寺知客、维那等职。其时,隐元为首座,庵常向其请益。

 

    庵力大禅师,且亦为爱国者。据传他目睹明朝衰亡,感伤不已,拟绝食自尽,以明其心,被友人劝阻,始返闽至泉州开元寺闭关。清顺治四年(1647),庵至福清县黄檗山万福寺谒隐元,被请为维那,次年升西堂。后又任福清县敛石山太平寺住持。他农禅并重,难行能行。据有关资料记载,谓其“禅暇则栽田负畚,种蔬采樵,人所难堪,师恒自适”。顺治八年(1651),庵至万福寺为释隐元祝寿(60岁),被请为首座。未几,嗣隐元法。顺治九年(1652)回太平寺。三年后,由释即非接任,庵本人应请住泉州开元。顺治十一年(1654),隐元应邀赴日,庵送别后,应请住持永春县象山惠明寺。

 

    顺治十二年(1655),隐元函邀木庵赴日弘化,庵以“万里师命不可不遵”,于同年六月启程。师徒在异国重逢,自有一番亲切乐趣。越明年,隐元应请赴摄津普门寺弘法,庵则留住长崎福济寺。顺治十三年(1656),庵之法兄弟释即非亦应邀到日本,住长崎崇福寺。其时长崎人称庵、非住持之两座寺庙为“二甘露门”。顺治十七年(1660),庵亦至普门寺,代隐元秉拂说法。第二年(1661)师徒二人同至宇治大和山勘定新黄檗山道场基址。从此,庵即随侍隐元左右,成为其得力助手,兴建万福寺,创宗立派。清康熙三年(1664),庵继隐元任万福寺住持。康熙十九年(1680),辞去住持职务,退居紫云院。康熙二十三年(1684) 圆寂,享年七十三岁。

 

    隐元初创万福寺,规模不大。及木庵接任住持后,大兴土木,扩建殿堂。黄檗宗风丕振,呈现出兴旺景象。他四次传戒,每次少则数百人,多则逾千,在日本佛教史上,堪称盛况空前。后经幕府决定,万福寺永为日本佛教传戒道场之一。

 

    木庵任万寺住持十七年(1664-1680),先后修建之殿堂有:甘露堂、大雄殿、天王殿、五观堂、伽蓝堂、祖师堂、开山堂、钟鼓楼、万寿塔、檀越祠、大三门等一系列建筑,殿堂楼阁,焕然一新,使万福寺具备黄檗宗总本山之规模。此外,木庵又在江户紫云山修建瑞圣寺以及各地之万福寺分寺(约十处)。从此,新成立之黄檗宗寺院遍布日本关东与关西。

 

    木庵声望日隆,他虽退居,然因黄檗宗影晌不断扩大,各地寺院清其为住持或开山者约有十一处。

 

    木庵又为诗、书、面修养甚高之文化人。其书法,工行书与正楷。他题诗书联用行书,若写经则用正楷。福建泉州开元寺尚存有其所书对联一幅:“鹫岭三车,不让当人蛙步;曹溪一指,好看孤塔云中”。据传日本万福寺尚存木庵书、画多幅,其中《兰竹图》,不仅画为上品,其题诗尤使人神往。其诗云:“兰有幽人致,竹彰君子风,清高尘不染,为友乐无穷”。木庵之诗、书、画,成为日本黄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木庵之著述,据有关资料记载,东渡以前,有《象山惠明寺志》一卷、《紫云木庵禅师止草》一卷、《象山惠明寺木庵禅师语录》一卷,东渡以后,有《语录》、《续录》、《又录》、《禅警语》等十三种,共百余卷。

 

    日本黄檗宗由隐元创始,但真正成为宗派在日本佛教界扩大影晌者,应归功于木庵。他门师徒为中日文化交流曾作出过巨大贡献。至今日本黄檗宗人仍承袭中国禅家传统,尊我国福建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为其祖庭。

 

 

编辑:慧途 责任编辑:李蕴雨
下载APP荧幕净土装进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