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录NO.4 | 仲伟合:“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佛教走出去提供机遇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9-10-04

仲伟合.jpg


仲伟合教授是前往英国敏斯特大学攻读翻译国际会议传译硕士的第一人,也是华南地区建设翻译课程的第一人。2019佛教英语培训班结束后,仲伟合教授接受大菩文化专访。


访谈期间,“华南同传第一人”除分享自己对佛经翻译的见解外,还多次强调国家政策、“一带一路”倡议等,都为中国佛教走出去提供机遇。在机遇面前,佛经翻译工作者又该如何把握?


仲伟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侨鑫集团联席总裁、黄埔书院院长、澳门城市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口译委员会主任。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Q:从事翻译事业多年,在您看来,怎样的译文才称得上是优秀的? 

A: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先生曾经对翻译标准提出三个字,“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三个字实际上说明了对译文的要求。


“信”是指翻译内容必须忠实原文;“达”是语言表达流畅,可读性强;“雅”是语言尔雅,具有较好的文采。如果能够达到“信达雅”这三个字的标准,就是一篇很好的译文。当然还要考虑受众群体。


Q:佛经翻译者想达到“信达雅”,个人要求是否更高?

A:肯定是的。因为宗教的经典翻译,本身属于特殊文本翻译,佛经是要把教义传达给信众。所以除了语言的准确,还要考虑到它是否易于传诵,比如节奏、音美,都是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进去的重要内容。


1.gif


Q:您能具体谈谈佛经翻译者有哪些个人要求吗?

A:一个佛教翻译工作者,母语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要非常高,无论是英语、法语、德语,目的语的能力也要强,这是对语言的要求。第二是对两种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国文化,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第三是对宗教的崇敬。无论是不是信众,既然从事宗教翻译,就要对宗教有充分的尊敬。


举个例子,玄奘大师为什么成功?第一是他有坚定的信念,在那种环境下,靠着一双脚一路走到印度取回75部、1335卷的真经,然后于中国的大雁塔、白马寺开设道场进行佛经翻译。流传至今的佛经,大部分都是玄奘大师翻译的。


第二是他学识渊博,通过一路的学习与感悟,他把佛经的经典要义融会贯通,以中国信众的表达方式翻译出来。


第三是他的知识面非常广。佛经翻译涉及到的东西是方方面面的,如果不对各方面有所了解的话,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准确地将佛经要义用中文表达出来。


第四是在佛经翻译过程中,玄奘大师还进行理论思考。当时的翻译工作是有组织进行,每个人分工细致。


Q:您觉得当下佛经翻译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

A:佛经传入中国两千年多年,受中国文化浸润,产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具备了开始走向国际的大好时机。


另外,国家高度重视宗教文化工作,这是非常好的客观发展时机。在这样的机会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高素质信众、专业法师加入到佛教宣传工作中来。


Q: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怎样去办好佛教英语培训班?您对年轻的译者又有什么建议?

A:一方面,要接受国际上各宗教发展的最新成果,并把我们最新成果拿出去。另一方面,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关心中国佛教的发展,能够让最优秀的师资、最优秀的志愿者加入到佛教英语培训班的队伍中。


对于年轻的翻译工作者,第一,如果认定方向就要坚持下去。第二,在翻译过程中不要有所计较。举个例子,我最初在做职业训练时,做了很多义务工作提升自我能力。所以现在的年轻人要学会帮助别人,不去计较。通过多做,翻译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


2.gif


Q:本次英语培训班推动中国佛教“走出去”,您觉得除了这个培训班,当前中国佛教走出去还有什么机遇或挑战? 

A:其实现在有很好的走出去条件,一个是“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延伸到哪里,中国的佛教就能走到哪里。但困难也是如何走好“一带一路”,我们缺少语言人才。“一带一路”是靠语言铺路,涉及到六七十个国家,语言种类也非常多。


现代法师可能精通英语或者大语种,但“一带一路”上的小语种国家很少人会知道。第二是弘法目的国的文化及受众对中国佛教的了解,还是比较缺乏的。


Q:中国佛教“走出去”,一方面要维持自身特色,另一方面要融入当地文化,您觉得怎样去达到两者间的平衡?

A:这需要我们用外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加以中国人的准确翻译。希望未来能够出现更多有组织有合作的翻译,进行以中国人为主的文化外译工作,再由外国专家进行文化、语言的润色,能够更加贴近外国读者。(图:卢鹏宇 李金洋 文:妙清)



编辑:贺雪垠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