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博山能仁禅寺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6-11-03

殿堂楼阁 排列有序(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博山能仁禅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宏大庄严(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诗)

 

寺院一角(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赵朴初题写“知恩报恩”(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庄严清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诗)


大雄宝殿 庄严雄伟(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清幽雅静 屋檐高翘(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阳光照射 金光灿灿(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藤缘古塔(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天下第二丛林(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鸟下幽庭僧罢饭,藤缘古塔鹿眠阴(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寺院建筑(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诗)

 


风清古木传疏磬,潦落寒塘净远心(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诗)


林花再香,也香不过佛法经书(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佛像庄严(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惟妙惟肖(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林花再香,也香不过佛法经书(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宏伟庄严(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寺院殿阁多重,亭台遍布(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清幽旷远、清净庄严 (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千年宝刹——寺因僧兴】

 

    佛教在上饶地区传播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以禅宗最为兴盛。江西上饶博山能仁寺,自明朝时候开始,一直是江南名刹,晚明时曾誉为“天下第二丛林”。

 

    博山寺的开山祖师德韶(891-972),浙江龙泉人,17岁出家,18岁受于信州(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具体在何处不详),后唐同光年间(923-925)开始行脚游方,后师承法眼宗祖师文益(文益俗姓鲁,死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他为“大法眼禅师”,所以他开创的宗系称“法眼宗”),成为文益门下最有影响的弟子,终成法眼宗二祖。他于925年离开文益赴浙江天台,经博山通元峰时为秀美风光所吸引,遂开山建寺弘扬佛法,历时十年,寺庙建成且禅道远播。南唐后主李煜承其父也信佛,且信的也是法眼宗,其父尊一祖文益,后主定会尊二祖德韶,历代广丰县志均有“南唐后主赐博山绣佛罗汉廿一”的记载。935年德韶回浙江,到天台弘法,受吴越王钱椒礼敬,尊为国师(国师是历代帝王对佛教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赐的最高封号)。

 

    宋宣和二年(1119年),信州郡守洪刍迎请黄龙派高僧无隐子经禅师主持博山法席,黄龙派属临济宗,是由慧南(俗姓章,今江西玉山人)在隆兴(今南昌)黄龙山开创的一家宗系,其嗣法弟子著名高僧祖心禅师曾被大诗人黄庭坚尊为老师,著名高僧灵源惟清是祖心的上首弟子,而子经禅师就是灵源惟清门下最得意的弟子。许多佛教经典都记载有反映子经禅师思想的语录,现摘一段——信州博山无隐子经禅师,岁旦,上堂:“和气生枯溷,寒云散远郊。木人占吉兆,夜半露龟爻。诸禅德,文彩已彰,便见一年十二月,月月如然;一日十二时,时时相似。到这直似黄金之黄,白玉之白。自从旷大劫来,未见异色。还见么?其或未然,且徇张三通节序,从教李四鬓苍浪。”无隐子经禅师主博山寺时,寺院规模十分宏大,宗风也盛极一时。

 

    被誉为“划时代禅匠”,在禅宗史上享有“百世之师”和“临济中兴”盛誉的大慧宗杲和他的弟子悟本禅师入主博山寺,使博山寺在天下禅林中的声名得以远播,地位得到巩固。

 

    大慧宗杲(1089-1163年)是临济宗杨歧派高僧,他俗姓奚,名宗杲,号妙喜,宣州(今安徽)人。十二岁出家,十七岁受戒,师从杨歧派名僧克勤禅师,后名动京都。他生活在南宋抗金派跟求和派激烈斗争的年代,以强烈的爱国忧民意识同情并支持抗金派的政见。他曾被朝廷高高抬起——靖康元年(1126年),皇上御赐紫衣并封“佛日”之号,也曾被朝廷狠狠摔下——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年),他对秦桧不满,被夺僧籍,充军流放到湖广瘴疠之地。在顺逆无常的人生中,他以出家僧侣的身份保持着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认为佛家的智慧与儒家的道德是统一的,他提出了“菩提心即忠义心”的命题,在禅宗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宗杲得以赦免,恢复僧服。在回京师杭州的途中,和弟子悟本等经过信州博山,便留了下来,广宣佛法。次年,宗杲主径山寺(位于浙江余杭,由于南宋定都杭州,大量僧侣南渡,聚于此寺,使此寺一度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寺庙),接引后学,道法极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御赐“大慧禅师”称号,后世称其“大慧宗杲”,次年卒,上谥“普觉禅师”。大慧宗杲一生留下许多语录典藉。

 

    大慧宗杲留住博山寺时间虽短,但其影响却非常之大,尤其是回到京师之后,他还奏请皇上,派出以悟本为首的九名高僧赴博山寺开堂传法。《博山禅寺碑》有载:逮至绍兴间,大慧禅师以其道鸣法嗣无住禅师悟本,奉诏来开堂,侍从者八人,姓名亦镂于石,大慧作书贻之,至今尚存。

 

    悟本禅师主持博山寺时,寺里戒律严明,秩序井然,禅师众多,宗风远扬,为宋代最繁盛时期。悟本禅师也声名远播,被佛教界僧众誉为“好长老”。此等盛况由寓居于此的辛弃疾作文记存,清同治十一年《广丰县志》有载:宋绍兴间,悟本禅师奏诏开堂,辛稼轩为记。

 

    悟本之后,有石泉、兰亭等高僧主持博山寺,继承大慧宗杲的杨歧派宗风。直到宋晚期,因有地方恶势力侵犯寺产,寺僧惧而离寺,至使博山寺一度凋落。元至明初,博山寺时兴时衰,到明弘治间(1488-1505年),博山寺又恢复兴盛,当时杭州知府吕夔游博山后留下一诗《游博山寺》:

 

    曲涧回冈两屣便,空门斜掩白云颠。

 

    梧飘曙色新凉候,桂老秋岩小雨天。

 

    倦客停车争览胜,高僧拥膝坐谈禅。

 

    素衣尘土如今少,欲向山中了俗缘。

 

    描述了当时博山寺僧侣众多、信徒云集、香客盈门、法事不断的繁荣景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明隆庆初(约1567年左右),一场无名大火将博山寺烧成一片焦土,所有的殿宇楼阁厅堂廊坊和积藏了几百年的宝轴琅函绘章赐额牌匾碑帖及其它器皿物什等文物尽被焚毁。此场大火使、博山寺的研究者对此前历史无从下手,只能从其它资料和佛教典籍中东鳞西爪地搜寻一些不太齐整的东西。

 

    博山寺遭灾之后,废墟一片,狼籍不堪,僧侣四散,香火熄灭。要想中兴博山,非得有大智慧的得道高僧不可。就在这个时候,本地孝廉刘和鹤牵头到福建白云峰礼请著名高僧无异元来禅师入主博山寺。

 

    元来禅师(1575-1630年),名大舣,字无异,舒城人(今安徽舒城)。16岁出家,遍访名师,游迹遍神州,后参建昌新城(今江西黎川县)宝坊寺著名高僧慧径禅师为师,受曹洞宗法门,为宝坊大师首座弟子。1602年,无异元来应请主博山寺,传曹洞禅法——曹洞宗由禅宗六祖慧能第六代弟子良价和他的弟子本寂先后在江西高安县的洞山和吉水县的曹山所开创,故称曹洞宗。由于元来禅师知识渊博、佛法高深、道风高尚、声名远播,不久,四方弟子慕名而来,八方施主闻风饷化。至明崇祯初(1628-1630年),全寺共建成十六栋二十四厅,置寺田千亩,规模胜于灾前,为“天下甲观”。今博山寺山门与洋口镇鹤山之间有一大片沃野,良田千亩,均为博山寺田产,当年寺里派僧侣负责耕种,由于丰溪贯穿沃野,僧众便辟渡口,方便往来,此渡今名“和尚渡”,尚存,有村落名“和尚渡村”。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灵山法会少师张瑞图是元来禅师好友,他手书“天下第二丛林”和“树大法幢”(木质现存)匾额相赠。1630年,元来禅师圆寂于博山,其墓塔建于寺后山坡上,骨灰置于塔中,参拜信徒不绝。

 

    元来禅师在佛教界的地位是极高的,他在博山29年,开创了曹洞宗博山系,并在吴、越、江、闽间大兴宗风,求其受戒弟子达数万人,门徒遍及多省。其传播范围之广,授法弟子之众,在整个佛教史上也属罕见。曹洞宗博山系宗风对后世影响极深。

 

    元来的弟子道丘(1586-1658年)、道独(1600-1661年)、道雄(1598-1673年)先后将曹洞宗博山系的宗风传到岭南和江北,并由岭南传到澳门和日本等地,使博山寺的声誉蜚及全国及海外。

 

    道丘学识广博,在明末宗教界为一代翘楚,他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元来圆寂后回岭南时便已名满天下,四海归心。他先后主岭南多处寺院,最后被奉为岭南五大名寺鼎湖庆元寺的初祖。道独在元来圆寂后,先后到广东、福建和广西多处寺院开坛讲法,清同治十一年(1655年),应平南王尚可喜之请,回到广东海幢寺主持,将此寺经营成岭南名寺,并使之成为曹洞宗在岭南传扬的重要基地。

 

    道独门下有剩人函可与天然函罡两弟子,函可弘法罹难,充配沈阳,后开法于千山,在北方广传曹洞宗博山系宗风。天然成为广东一大宗匠,是清初佛教尤其是曹洞宗在岭南复兴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道雄主安徽庐江冶父寺,弘扬曹洞博山宗风,颇为曹洞增色。在博山期间,元来还应邀赴福建鼓山重振涌泉寺(当时涌泉寺已废),涌泉寺后由其同门师弟元贤禅师主持,传曹洞宗风,也盛极一时,在江西广丰,民间流传着“先有博山再有鼓山”的故事,即此指也。

 

    清顺治十二年(1655),名僧觉浪禅师住持该寺,他继承曹洞博山一素,又与寿昌法派结合,一时宗风再振。江西藩司在博山寺呈文中曾批语:“博山道誉远播当与贵溪龙虎并传”。

 

    【社会关注】

 

    博山寺以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声誉赢得了海内外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1988年6月30日,日本僧永井政之(日本驹泽大学助教)来到博山寺,为日本曹洞宗寻根问祖;

 

    1989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为博山寺留下了“能仁禅寺”和“知恩报恩”墨宝;

 

    1999年,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佛教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东林寺方丈传印为博山寺笔书“放生池”三字;

 

    2002年9月,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一诚老和尚亲为博山寺写下“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六个字现已拓印在博山寺山门前文艺大道路口石碑上。

  

    【稼轩书舍】

 

    博山寺侧有辛弃疾读书处,今存遗址。旁有“笔架山石”和清泉。辛弃疾多次游览、住宿博山寺,留有许多词作。

 

    南宋时期,我国民族矛盾相当尖锐,江南人民反对外族侵略压迫,反对南宋小朝廷的投降政策,要求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一时期,著名文学家、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创作了大量充满爱国激情的诗词,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由于辛弃疾被迫长期在乡村隐居,所以以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入词,使词作中洋溢着新鲜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沁人的泥土芳香,也是辛弃疾词作的一大特色。寄豪情于山水之间,抒壮志于林泉之中。在博山,稼轩留下词章无数。

 

    现抄录如下——

 

    之一:《丑奴儿近 ·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一霎儿为广丰土话,意为时间极短)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午睡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之二:《鹧鸪天·书博山道中壁》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共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之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之四:《丑奴儿 · 书博山道中壁》烟芜露芰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提壶脱裤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之五:《清平乐 · 博山道中即事》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之六:《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头白牙齿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老佛(广丰土话称菩萨为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坐惟诼,行答飒,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柱杖倚墙东。老景竟何似?只与少年同。

觉海大和尚 (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现任方丈——觉海大和尚】

 

    1993年底成都昭觉寺依清定长老出家,1996年9月福州鼓山涌泉寺依界诠律师座下圆具足戒(比丘)。

 

    曾就读:

 

    华中理工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天津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古典文学专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佛教文化艺术资源经营与管理专业)获得劳动部颁发的“高级文化艺术经营管理师”、一级珠宝鉴定师证,首届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举办的佛教英语专业学员。

 

    曾任:

 

    江西省佛教执事培训班讲师,江西省佛教协会机关刊物《丛林》杂志(现更名《江西佛教》)责任编辑,庐山东林寺监院(期间在“净土与当代伦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江西省佛教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

 

    曾荣获: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现任:

 

    江西省佛教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南昌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南昌县佛教协会会长,九江市濂溪区政协委员,上饶市广丰区博山能仁禅寺方丈,南昌县幽兰文昌讲寺住持,鹰潭市月湖区月岩寺住持。

 

    政治职务:

 

    九江市濂溪区政协委员

 

 

编辑:妙月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