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出东山,道心似磐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20-08-09

原标题:禅出东山,道心似磐


宿黄梅五祖寺

[明] 林鸿

佛祖说法处,迥与诸天邻。

珠宫历浩劫,桂殿余真身。

登攀访灵异,礼谒知宿因。

地远泉石怪,人闲猿鸟驯。

松杉覆窗户,湿竹清衣巾。

花雨出深夜,天香来暮春。

久知簪组妄,思与缁锡亲。

所希慧灯影,为余照迷津。


五祖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宋英宗曾为该寺匾额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则为之题写“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寺额“东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它既是五祖弘忍的弘法道场,也是六祖惠能求法得衣钵的圣地,被公认为中国禅宗发源地之一。


东山法门起 续焰佛灯明


公元654年,唐永徽五年,湖北黄梅县城东北13公里处的东山脚下,一位僧人携风带尘,仆仆而来。


行至路尽处,方到东山脚下


这名僧人便是弘忍,俗姓周,黄梅濯港人,生于隋仁寿元年(601),唐武德七年(624)剃度为僧,师从四祖道信。


彼时的东山名声不显,僻静荒凉,五祖弘忍因幽居寺内弟子日益增多,决定向冯茂老人借山建寺,冯茂便将此处施予他用作道场。


这一借一应,轻描淡写,东山白莲峰却是从此在历史长河里,留下印记。


参佛悟心,明心见性


兴建寺庙,开坛说法,弘扬佛法,从无到有,从名声不显到盛名远播,弘忍在此亲手创建了“天下禅林”黄梅五祖寺的雏形——东山寺。


以“顿悟成佛”为宗旨,弘忍开创了影响后世无数佛子的“东山法门”,学此道者千万余人,禅下门徒数以万计,以此衍生一句民谣“东山砖瓦行,无路不逢僧”,可见当年信徒络绎不绝的盛景。


岭南新州有位以卖柴为生的砍柴人,更是因送柴后,听店中客念《金刚经》而豁然开悟,不远千里赶赴黄梅向弘忍求法。

 

东山古道,一千多年以来,不知走过多少佛子求法身影


翻山越岭,行走于东山塔林,或许便能体会五祖当年踏月而行的心情


龙朔元年冬(661),年事已高的弘忍开始挑选合适的嗣法人,便命门人各呈一偈,表明悟境。


其时上座神秀呈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其余弟子参悟不透,皆觉精妙,座上弘忍亦觉隽拔,言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然,嗣法之人却还是悬而未定。


那位砍柴人听说之后,不识字的他便请人在墙上亦作一偈,正是这一偈,让弘忍内心有所触动。次日,弘忍走进砍柴人碓米的地方,以杖击碓三下,砍柴人会意。


三更时分,砍柴人走进弘忍的禅房,弘忍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随后尽心尽力为他宣讲《金刚经》大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砍柴人大悟,弘忍面露欣慰,禅宗的衣钵便有了落处。


日暮西沉,花开未败,只叹年年岁岁花相似


此偈便是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意精妙,意境深远,与弘忍所求“明心见性”一脉相承。


而那位砍柴人便是六祖惠能,禅宗在他的引领之下,以《金刚经》印心,日后与神秀共同开创“南能北秀”时代,形成南北二宗。


日出东山,禅在深林,佛在十方


然而无论是南禅还是北禅,其发展发扬皆受弘忍影响,可以说,中国禅法之源便在黄梅五祖寺。


弘忍传衣钵后,门下十大弟子各化一方,均成一方之师,继续传扬佛法,唐代宗、唐宪宗先后赐田共7000亩,再加上原有的山林和寺产,东山寺开始形成寺院庄园的格局。


大中二年,宣宗改赐寺额为大中东山寺,亦称五祖寺,并敕天下诸寺修治诸祖师塔和祖师寺庙,一时之间,五祖寺的声望达到顶峰。


今日景,昔时势,见微知著,五祖寺名不虚传


及至朝代更迭,战乱之中,五祖寺也数经劫火,不断进行的是毁灭与重建。


唐灭宋起,宋亡又元立……改朝换代,旧有的家园重建,四散的僧众也重新聚起,坍塌的佛台一点一点被擦拭干净,兵荒马乱的历史年代里,五祖寺的传承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僧人的坚持和努力。


天地苍茫,霜雪如盖,肃冷萧条又怎知不是蓄势待发


元时,了行禅师、大通禅师、法式禅师三位大德继入东山,扫寺故基,重兴土木,大作山门。


明朝太祖常称释迦之道,五祖寺坍塌的殿宇楼阁于是被修葺一新。


嘉靖年间,寺僧重振祖庭,修整殿宇,大小佛像镌旧饬新,重建“天下祖庭”亭阁。


迨清统治,明末先后二十余年,几经劫火,异常萧条的五祖寺,在多方募化下终于再次得到修复、重建。


行客匆匆,雪落满地,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不知不觉,东山白莲峰上初建的五祖寺门下,受法的佛子越来越多,殿堂寮舍也随处可见历史变迁打下的烙印,一阶一木都彰显着厚重庄凝。


白衣苍狗,光阴似箭,转眼便是千年已逝,曾经沧海尽化桑田。烟月不知人事改,殿下佛前,唯有供花影,未改菩提心。


有花盛开在子夜,等待如期而至的黎明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落实以后,五祖寺内的殿堂、碑刻、古迹等被妥善加以保护,重要古桥、古塔被整修加固,东山脚下也新开了一条上山公路。


往日崎岖还记否?云翻雾涌,大道重现


1983年,五祖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交佛教组织和僧人管理使用,开放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同时,作出全面复修规划,逐年进行修葺,矗立千年的古寺由此重新焕发生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山上有寺,寺中有佛,佛前有僧,悠然走过漫长岁月的五祖寺终于得以安宁下来,开坛讲经,静待四方往来。


书法练习,修行也修心


朝朝代代,那些曾经鲜活着的人与旧事,似乎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彻底消失。


如今的殿宇佛塔,寺塔亭阁的布置格局,依稀可见唐宣宗时“天下名刹”的盛景,所藏经卷则是饱经风霜却千年传承未断的底蕴。


成长,不是沉湎于过去,更需要的是自内而外的突破,破冬而来的魅力定格,顾影自怜再美丽也逃不掉零落成泥


从五祖弘忍,到六祖惠能,再至师戒、法演、表自、宗绂等名师,佛果克勤、佛鉴慧懃、佛眼清远“三佛”……五祖寺便是在这样的清修下,历久弥坚,焰续传灯,佛法广扬。


钟声起,穿越过去与现在,是历史的传音


蝉噪林逾静,五祖寺的僧人静坐修禅


寒冬已去,乌瓦红墙上再不见战火硝烟,寺内古树不知何时又抽了新枝。


凌晨五点,先急后缓的钟声响起,深沉清远,寺内僧众鱼贯而出,威仪具足。早课、过堂、禅修、自修……日复一日参禅悟心。(文/王丽荣 图/黄梅五祖寺)

编辑:王丽荣 责任编辑: 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