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西华禅院记

来源:富民县九峰山西华禅寺发布时间:2020-12-12

原标题:九峰山西华禅院记

昆明九峰山西华禅寺


九峰山西华禅院记(1)


刘修贤(2)


盖闻龙藏象负,觉岸之津梁也;肉髻(3)金身,西方之象教也。但迁变无常,废兴有自,苟非具大力者(4),舍其所甚爱,以助其所必需,则刹宇何由兴耶?



余治梨阳之明年,闻治北有九峰山,辟自灵药上人(5)先是灵药参天童密云老人二十余年(6),飞锡此峰,涤钵涧畔。一时达官长者,遐迩云集,佥谋鼎创。上人于是拂芦荻之霜,斩狐狸之迹,碧瓦嶙峋,高浮天半(7),金沙绚烂,遍布空阶。不逾年而规模已定,凡厥颠末,载在别记中。



余簿书稍暇(8),策杖逍遥,目睹其胜。则群峦峙列,万壑奔流,抽紫焰而发珠华,吐瑶光而浮绀宇(9)。法轮圆满,毫相庄严,竟与盛唐诸刹相仿佛。俄而咫尺匡庐(10),踌蹰(11)搔首。三春由径,疑从云外穿来;一道红尘,信是山中隔断。岂非住持(12)之真界,栖息之妙境哉?独是云流水赴,日跻月升(13),更得青蓝相继,从而维持之(14),光大之。苟有信心如苏学士者,何难留玉带以永镇山门也(15)。是为记。 



注释:


(1)《九峰山西华禅院记》:原文脱字较多,据《康熙富民县志》(刻本、抄本)增改。九峰山,据《雍正富民县志》:“九峰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峰峰相对,数之有九。康熙元年(1662),楚人灵药和尚,卓锡于此,创西华寺。殿宇巍焕,佛像森然,僧众近百,大丛林也。名人多有题咏,详艺文内。”


(2)刘修贤:成都人,康熙壬子(康照十一年,即1672年)举人,康熙朝(1662~1722)富民县知县。《康熙富民县志》收录刘修贤《九峰山西华禅院记》、《重修法华寺碑记》二篇,《雍正富民县志》收录刘修贤《富民县旧学宫碑记》、《九峰山西华禅院记》二篇。


(3)髻(jì):在头顶或脑后盘成各种形状的头发。



(4)苟非具大力者:原稿为“苟非其大力者”,据《康熙富民县志》(刻本、抄本)改。


(5)灵药:楚人,天童法嗣,顺治十八年(1661),至县抵九峰时,荆榛翳蔽,野兽偪处,人不敢入。药卓锡于此,虎豺潜踪,清泉涌出,乃开山建寺,八载功成。踢倒净瓶撒去,遂祖此地(《雍正富民县志》)。



(6)天童密云:天童,指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25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300),佛教禅宗五大名刹之一,号称“东南佛国”;据《富民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辑妙洁《九峰山的历史沿革及复兴》:“天童密云圆悟禅师(1566~1642),明末临济宗高僧。师,讳圆悟,字觉初,自号密云,宜兴人也。明嘉靖丙寅(1566),生于蒋氏。师生八岁,知世相无常。年二十六,发宿慧。二十七负薪有省。三十弃家,又四岁为僧。四十桐棺悟道,又六岁,得受记莂。五十二开化龙池。于是,六建法幢。示寂之年,七十有七。”


(7)碧瓦嶙峋,高浮天半:原文为“碧衣璘煦,高浮天半”,据《康熙富民县志》(刻本、抄本)改。嶙峋(línxún):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8)余薄书销暇:原文为“余薄暮稍暇”,据《康照富民县志)(刻本、抄本)改。簿书:官史的文书、档案。


(9)绀(gàn)宇:佛寺的别称,又称绀园。



(10)匡庐:指江西省庐山。慧远《庐山记略》:“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座岫,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


(11)踌蹰(chóuchú):同“踌躇”,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12)住持:寺院的主持人。


(13)跻(jī):登,升:坠落。



(14)从而维持之,光大之:原文为“从而维持之,光大”,据《康熙富民县志》(刻本、抄本)改。


(15)如苏学士者,何难留玉带以永镇山门也:苏学士,指苏轼(1036~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据清光绪二十七年卢见曾《金山志》:了元佛印禅师,字觉老,饶州浮梁林氏子。出家,即遍参圆通讷公,以为书记。先住江州之承天,继迁淮州之方斗、庐山之开先,归宗润州之金山、焦山。凡四十余年,缙绅之贤者,多与之游,名动朝野。神宗赐高丽磨衲金钵,以旌师德。据清王丈浩辑注《苏轼诗集》中有苏轼《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其一:“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箭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故与云山旧衲衣。”其二:“此带阅人如传舍,流传到我亦悠哉。锦袍错落真相称,乞与佯狂老万回。”并注为:佛印禅者,住持金山寺。公(苏轼)便服入方丈。师曰:'此间无座处。'公戏曰:'暂借和尚四大,以作禅床。'师曰:'山僧有一转语,言下即答,当从所请,如稍涉拟议,则所系玉带,感留从镇山门。'公许之,便解带置几上。师云:'山僧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欲于何处座?'公拟议未即答,师急呼侍者云:'收此玉带,永镇山门。'公答而与之。师遂取衲裙相报,因有二绝,公次韵答之。”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五蕴:佛教中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文/刘修贤  图/富民县九峰山西华禅寺)

编辑:潘紫星 责任编辑: 张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