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楼(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果戒)
寺院简介
江苏姜堰古寿圣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古寿圣寺始建于宋朝,距今七百多年的历史,时为江苏省泰州佛教界“十四大丛林之一”。寺院坐落在素有水乡泽国之称的千年古镇溱潼,据《东台县志》记载:此庙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时为东台十四大丛林之一,溱潼九大寺院之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寺院之藏经楼又名水云楼,临湖而居,凭栏极目,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水凫嬉戏。其时文人墨客云集,吟诗诵词,人文气息一派浓厚。时至昌明盛世,经泰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在风光秀丽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古寿圣寺。
2004年10月5日,古寿圣寺举行的佛像开光大典,诸山佛教高僧应邀参加,正值开光揭牌洒净之时,万里晴空出现祥云佛光。
历史沿革
据考《东台县志》,古寿圣寺始建于宋咸淳(公元1265-1274年)年间,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时为东台十四大从年之一,溱潼九大寺院之首。
旧时寺院位处素有水乡泽国之称的千年古镇溱潼镇南郊、黄村河畔,因其地理位置地处偏南于是被当地人俗称“南寺”。从嘉庆年间县志所绘制的“水云楼图”看,那时的寺院建于一片水泽岛屿之上,四面环水,帆影迷离、水凫嬉戏,庄严肃穆之中不失轻松写意之趣。图中二层重檐翘角的藏经楼(水云楼)显得蔚为壮观,更是古寿圣寺人文传承不可或缺一个重要部分。700余年间,寺院几经兴废,至清末时期达到鼎盛,其时寺院共有房间92间,由山门牌坊入内前后四进分别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水云楼),两侧东西厢房偏殿倚墙而建连成一片,形成一个以中四进为中轴的对称布置格局。
寺院藏经楼又名“水云楼”,为乾隆年间曾任苏州知府的孙桥年所作《溱湖八景》之一“南楼读书处”,楼上藏有扬州八怪郑板桥和瘿瓢子等江淮名家书法字画200余幅,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明清两代文人墨客聚居云集,恣情挥洒,吟诗赋词,极一时之盛。根据县志及相关资料记载:明,吏部侍郎储?字静夫,号柴墟,曾经于水云楼上读书。清,著名词人蒋春霖字鹿潭,江苏江阴人,生于清.嘉庆23年,咸丰2年任淮安富安场盐大使,后辞官隐迹于溱潼,寓居古寿圣寺水云楼,泛舟三湖水渚之间,寄情辞赋,其间于水云楼上写下名篇词作《满庭芳》一阙和其他描写水乡烟湖的词作十数篇,并为水云楼手书“水流云在”匾额一幅悬挂于楼上。后为纪念寓居水云楼的这段生涯遂将其所著词集题名为《水云楼词》,流传百年。民国年间,国名党元老于右任亦曾于此驻足,并书有“高风来好月,青天养片云”的楹联一幅。
抗日战争期间,江苏省第一临时中学亦设立于水云楼上,为抗日战争培养输送了大批的用人人才,至今尚有数十校友活跃于世界各地。由此可见水云楼之一斑矣。惜,寺院后因历史原因被毁,只剩残垣片瓦留人凭吊怀旧,旧观不复。
随着党的三中全会宗教政策的落实,在地方信徒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古寿圣寺于2001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复开始修复筹建工作,并于2004年6月26日,由溱湖风景区管委会邀请,经姜堰市佛教协会聘请当时在东南亚一带颇有影响和知名度的心海法师担任古寿圣寺筹建委员会主任和古寿圣寺住持,主持古寿圣寺的全面修复工作和僧人的持修功课。
2006年4月至5月举行西安大雁塔玄奘法师文化展览,迎请佛舍利于古寿圣寺供奉一个月。
2007年4月至5月举行保护环境、珍爱生命主题放生活动及佛法和环境专题讲座。
2008年4月举行希望—冬日的温暖慈善义卖活动,所得款项全部捐助给地方养老院和资助失学儿童。
2010年4月10日古寿圣先后建成山门殿、天王殿及相关辅助建筑。2004年10月5日举行山门殿、天王殿落成佛像开光暨大雄宝殿奠基大典,开光揭匾之时,天现祥瑞,有佛光自匾额如日轮耀眼冲天而起,霎时万里晴空漫天祥云,佛光普照,与会嘉宾、信众叹为观止,惊喜莫名,甚者感动流泪俯地礼拜,殊为灵异。
2005年4月应香港信徒之请,举行首堂开山水陆法会。
2006年3月底大雄宝殿顺利竣工落成寺改扩建工程暨水上药师琉璃佛塔奠基典礼顺利举行,由泰州华侨城斥资善款2亿打造的古寿圣寺佛教文化主题景区的改扩建工作全面展开 。先后落成钟鼓楼、东西偏殿、水云楼、药师琉璃光佛塔、禅居宾舍、蔬菜馆等建筑。并于2011年7月23日举行了古寿圣寺景区改扩建工程竣工、佛像开光暨心海法师升座庆典。
重建恢复后的古寿圣寺,坐落在溱湖之泮,云水之间,一衣带水,东邻国家AAAAA级溱湖湿地公园,西靠泰州华侨城云海体育公园,南有江浙沪地区最优质的云海温泉会所。登楼可望十里溱湖烟波浩淼,渔舟往来,一派水天佛国,琉璃世界的禅韵雅儒。
寺院风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寺院风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景点特色
古寿圣寺,俗名河南寺,南寺,在镇南,与湖南村、湖北口、湖西庄隔湖相望。
寺内有三间两层大楼名水云楼,取其云水苍茫之意。水云楼建于明代。道光《东台县志》称其为溱潼古迹,并且绘了一幅图附在志上,观其图,可见当年水波云影,楼台耸立,树木扶疏,风帆远近,景色十分雅致。
水云楼原来四角翘起俗称“泛角”,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后来主持僧大更和尚重砌,改为不“泛角”。据说明代吏部侍郎储巏少年时曾来此楼读书。故“南寺书楼”又称“南楼读书”。
阿育王柱(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阿育王柱
在牌楼的右边可以看到一个石柱,它叫阿育王柱,阿育王是跟秦始皇同时代的印度孔雀王朝的一位君王,他一生征战沙场,杀人无数,晚年的时候自感罪孽深重,后来受一位比丘的点化下皈依了佛门,以佛法来教化百姓,为了弘扬佛法,他在全国各地竖立这么一根石柱,上面可有经文供百姓学习,弘扬佛法,同时他还派遣使臣出使各国,把佛教传向各个国家,如果说释迦摩尼创造了佛教,那么阿育王就是对佛教的弘扬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们看在这个阿育王柱的顶端有四只向背而居的石狮,他们分别朝向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寓意是要把佛法弘扬到四面八方的意思,在石狮的下面是一朵倒置的莲花,上面还刻有牛,马,象,狮四种动物,每种动物又以法轮隔开,而莲花和法轮都是佛教的一种象征,表明阿育王以佛法治理天下,教化四方。
大雄殿(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大雄殿
出了天王殿,眼前就到了寺庙的核心建筑大雄殿,大雄是佛祖释迦摩尼的号,大是指包含万有的意思,雄是指摄伏群魔的意思,大家可能在其他寺庙看到的都是大雄宝殿,其实意思是一样的,宝就是指的佛法僧三宝。
进入大雄殿可以看到殿内供奉的就是横三世佛分别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摩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有横三世佛就一定有纵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摩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横三世佛的左右两边就是十八罗汉,是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位罗汉和两位尊者而来,均为释迦摩尼的弟子。三世佛后面是海岛观音,又名“渡海观音”,佛学上说他有32应身,一个正身,可根据教化对象的不同,变换成各种不同的形象,以方便教化,这组雕像上她以传说海里的大鳌鱼位座骑,在苦海中巡航,信徒有了灾难,只要恭恭敬敬的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菩萨就会循声救渡,所以观世音是观察世界循声救苦的意思。手持杨枝净水瓶,内装神奇的甘露水,用以救人百病,表现出普度众生的风范,在观音的左右两边分别是小龙女和善财童子,他们都是海岛观音的得意门生。海岛上其他上百个小像,是由“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中的人物组成。
放生池(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三面药师佛塔(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三面药师佛塔(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三面药师佛塔
立于水中的就是三古寿圣寺的标志性建筑三面药师佛塔,佛塔通高是80米,三尊铜像高是36米,用去铜500余吨,而且此药师佛面部浇注了黄金等贵重金属2000余克,面药师佛采用先进的工艺制造,佛像的不同部位呈现出五种不同的颜色,斑斓绚丽,给世人呈现出水天佛国琉璃世界的神韵。说到药师佛,它又叫做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等等很多名字,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这里三面都是药师佛,不同的是他们手上拿的东西不一样,正前方的药师佛他的左手拿的是一串108颗的佛珠,右手拿的是一颗药丸,又叫它药柯子,而在右手边的药师佛他的左手拿的是一个药钵,右手拿的是一个药杵,而在左手边的药师佛他的左手拿的是一个药师塔,右手什么都没有拿,呈现出一个与愿印,主要的意思就是药师的十二大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满众生愿,使众生脱离苦痛,消灾延寿。所以药师佛也可以称之为我国的医学圣人,拜一拜,祈求家人健康长寿!佛塔是可以上去的,但只能到达佛的脚下既是莲花座的下面,有电梯也有楼梯,三尊佛像,中间这位就是药师佛,左右两边是他的两大胁侍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水上浮桥(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水上浮桥
全国最长的一座水上浮桥,全长是1000米,桥下是溱湖,溱湖的水面积是2.1平方公里,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形似玉佩。同时溱湖的水质也达到了国家二级水质标准,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引来了很多的喜鹊在此筑巢,所以溱湖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就是喜鹊湖。说到溱湖就不得不提的“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了,这也是溱湖地区独有的民俗活动。
佛足印(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佛足印
圆形的石坛就是佛足印,佛足印就是佛祖释迦摩尼的脚印,佛祖释迦摩尼在世的时候不主张他的弟子早想膜拜,死后在他的故乡留下了一双脚印,告诫他的弟子们说:见到脚印,如同见我。所以对佛足印的膜拜既是对佛像的膜拜。同时佛教认为僧人修行的关键是脚,释迦摩尼由凡人到佛祖的道路就是用脚走出来的,所以在公园二三世纪的时候就出现了对佛足印的崇拜。
山门殿(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山门殿
过了放生池,就是寺庙的山门殿,他又叫做三门殿,因为可以看到前方的三个门,中间这个是空门,左右两侧分别是无相门和无作门。空门就是佛门,无相门是指无形象之意,与有相是相互对应的。
伽蓝殿(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伽蓝殿
伽蓝殿,里面供奉的就是“红脸关公”伽蓝菩萨,中国有句话叫做“文拜孔子,武拜关公”,他不仅是武神,还是一位财神,保护商贾之神,所以现在很多商人都会请一尊伽蓝菩萨放家中供奉,以保佑商运!
就是无因缘之造作的意思。在山门殿的外面可以看到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古寿圣寺”四个字,古是指这个寺庙是有一定的历史的,它始建于宋代咸淳年间,距今已有快700年的历史了。寿是指这里是药师佛的道场,因为药师佛能够祛病增寿的。圣是指这里以前是众多文人聚集的一个地方。这四个字是本焕老和尚所104岁的时候为我们古寿圣寺题写的。
水云楼(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心毅)
水云楼
古寿圣寺最具有文化气息的水云楼,它始建于明代,据《东台县志》记载:明代吏部侍郎,海陵才子储巏少年时代曾在此读书,并亲书水云楼匾额,且留下“一眼望三湖,湖南湖西湖北口”的上联,此后五百多年来无人对出下联,留待后人应对,不仅是储巏,还有清代著名词人蒋鹿谭也曾读书与此,蒋先生为了纪念在水云楼的一段生涯,写下了《水云楼词》一书,自此水云楼也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有明代大书画家赵子昂,扬州八怪中的黄慎和郑板桥,还有清末书画家谭延闿和近代书画家于右任等,都曾在此留下墨宝。往上看可以看到水云楼的屋顶上有一块金瓦,据说从南方驶来的船只过了夏朱那个地方的时候就能看到金瓦在高处闪闪发光,现在溱潼人每到端午节的中午都喜欢来此观看水云楼上面金瓦闪闪发光的景观。
心海大和尚(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现任住持
心海法师俗名陈恒喜,1971年出生于江苏省姜堰市。1990年镇江金山江天禅寺依慈舟长老披剃出家,同年就读于金山佛学院,1995年佛学院毕业。数年来在慈舟长老的教习下,佛教梵呗唱诵颇有造诣,曾多次受邀代表寺院前往英国、印度、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进行佛乐梵呗交流,享誉海外。
2004年6月应溱湖风景区邀请任姜堰市古寿圣寺住持,2009年6月应溱潼镇镇政府邀请任姜堰市绿树禅寺主持。现任姜堰市政协委员、泰州市佛协副秘书长、姜堰市佛协副会长、姜堰市古寿圣寺方丈、姜堰市绿树禅寺主持等职务。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溱湖大道2号
邮编:225500
电话:0523-88613199
传真:0523-8861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