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佛寺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6-04-29

广州大佛古寺山门(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佛像庄严(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法堂(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广州大佛寺座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惠福东路惠新中街21号(北京路西侧、广州百货大楼正南方。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广州大佛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最早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当时名为新藏寺,是南汉王刘龙为应天上二十八星宿而建立的。清代(1644-1911)扩建为龙藏寺。后因殿宇垂危,改为巡按公署。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被火毁坏。平南王尚可喜为了方便向天子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考访龙藏寺故址,在康熙二年(1663)春天,亲自捐献自己的俸禄,重建殿宇,于第二年冬建成。 殿宇仿京师官庙的样式,同时具有岭南地方风格。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七间,深进五间,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至今仍为岭南之首。歇山顶上盖的是素胎板,滴水。虽然历经三百多处风雨侵蚀,但风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至今也基本完好。另外还有头门、钟楼、鼓楼、天王殿、廊庑、香积厨等大小殿堂,房舍都显得清净朴素,宏伟庄严。

 

  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接到雍正皇帝向全国颁发的佛教谕旨,决定选大佛寺作宣谕的地方,在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伽蓝殿以及"佛境"、"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州府五大丛林之一。该寺至今依然为著名的佛教胜地,吸引着众多的信众。

 

  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并着手重建。经努力,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各高6米重10吨,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1993年8月9日,广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方向

 

    致力于弘扬佛法是大佛寺的最大特点。早在1921年,大佛寺就成立了“广州佛教阅经社”,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许,并亲笔赠书“阐扬三密”四字匾额以示鼓励,至今匾额尚挂 广州大佛寺存在大佛寺大殿门前。

 

    1996年,年轻僧人耀智法师继任大佛寺住持,为承前启后,续佛慧命,曾发三大愿,成立“现代化佛教图书馆”、兴建“祖师塔园”、收回历史占用地——惠福西小学,建设弘法大楼,欲将大佛寺建成广州地区的佛教宏法中心。经几年的努力,法师的大愿逐步得以实现。

 

    2000年9月,大佛寺成立了省内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图书馆占地664平方米,室内全面安装空调,采用现代化电脑管理。目前藏书已达8000余种,四万余册。同时,还有大量的佛教音像供读者视听、借阅,是一所佛学专业的图书馆,同时还长期举办青年佛教修学班、佛法交流讨论班、禅坐班、老人共修法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儿童诵读班等活动。

 

    2001年,大佛寺收回了位于白云山东麓约一万平方米的祖师塔园历史用地,重建“大佛寺佛世山庄”。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已全部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2004年7月,惠福西小学已按照大佛寺与越秀区教育局签署的协议搬迁,其房屋、土地使用权已正式归还大佛寺。越秀区政府也已把恢复千年古刹原貌一事列入市政规划,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进行具体设计,以重现大佛寺的历史风采。

耀智大和尚(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善)

 

    耀智大和尚俗名庄诺,1965年12月出生,广东省陆丰人。18岁出家,1987年毕业于上海佛学院,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国佛学院。现任广东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常委,广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汕尾市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禅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汕尾市佛教协会会长兼市慈善功德会会长,广州大佛寺方丈、广州市能仁寺、汕尾市觉源寺、普宁盘龙阁寺、普宁龙华寺主持。

 

    耀智大和尚出家之后,虔心学佛,静心勤修,持戒严谨,深得教界同仁及十方信众的拥戴。在政府宗教部门和广大信众的诚挚邀请下,放弃了游学四方的梦想,欣然接管大佛寺,肩负起弘法利生、中兴佛教丛林的使命。1996年,年仅32岁的耀智法师正式出任大佛寺住持,从此为大佛寺的发展规划不断奔走,殚精竭虑,苦心玉成。

 

    耀智大和尚上任不久,率僧众发下了三大宏愿:创办现代化图书馆;兴建祖师塔园;收回历史被占用房产建设弘法大楼。

 

    2000年,耀智大和尚成立大佛寺佛教图书馆及创办佛教电子阅览室,使大佛寺图书馆成为独树一帜的多功能弘法场所,为各种根基的众生听经闻法提供各种途径,成为广东省一家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现代化佛教图书馆,被列为“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佛教分馆”。在耀智大和尚的努力下,2001年,征回了位于白云山东麓的历史用地,重建祖师塔园,2004年,又名“大佛寺佛世山庄”全部竣工,使大佛寺历代祖师灵骨得以安置。2003年7月,惠福西小学搬迁,其房屋、土地使用权正式归还大佛寺,重建弘法大楼。至今,耀智大和尚的三大宏愿圆满实现。

 

    2005年耀智大和尚宣布三个新的大愿:一是将大佛寺建设成为广州市的佛教文化中心;二是建设一个可以供广大同修提供短期共修的清净道场;三是建设一个以佛教徒临终关怀为主要功能的康复医院。随后耀智大和尚努力为大佛寺的规划建设奔走呼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通过人大、政协提案建议,多方玉成,终于得到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市规划部门把大佛寺建设列入广州城市规划中,并于2004年底作出了大佛寺整体规划成果。2010年8月,大佛寺复建工程一期项目佛教文化中心大楼开始动工建设,标志着耀智大和尚立志建设现代化的综合弘法大楼中兴佛教的夙愿得到实现。

 

    多年来,耀智大和尚致力于弘法利生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宣讲禅宗文化,为海内佛教界人士专家学者宣讲“禅与幸福人生”,为弘扬广府民俗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受到好评。2011年9月,耀智大和尚被省社科院聘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除此,耀智大和尚还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在耀智大和尚的极力倡导下,2000年-2001年,成立念佛堂、临终关怀助念团,彰显了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爱心。同时通过举办各种慈善活动,发动四众弟子广泛参与慈悲利生活动,开办义诊、保护动物、开展放生活动,并且成立了“大佛寺慈善功德会”,援助贫困、受灾地区人民的生活,每年赠医赠物,慰问灾区、老人院、救助失学儿童。在扶危济困、关怀社会,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社会公益工作。

 

    耀智大和尚努力服务于“和谐社会、幸福广州”的建设,勇于肩负起创新弘法利生、中兴佛教丛林使命,大力推进佛教慈善事业,致力于为广州建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而尽责得到市政府的认可。2011年 ,市政府决定开放白云山能仁寺,请耀智大和尚担任住持,领众开展佛教弘法利生事业及修缮能仁寺古刹的工作,同时为白云山风景区添加一笔浓厚的人文色彩。

 

 

 

编辑:果信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