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祖德 圆融流芳 八大祖庭文化与法脉传承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0-21


佛教传入中国后,秉承契理契机的弘法原则,依据不同的修学理念和有所侧重的佛教教义,逐渐创立了八个宗派,形成了对中国佛教发展影响较为深远的八大祖庭。八宗兴起,是汉传佛教发展史上的高峰,是对印度大乘佛教的全面继承与创造性发展,代表着中国佛教徒对印度佛教的整体把握、对经典理论与修行法门的研究体证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佛教中国化的程度达到了圆融的境界。八大祖庭是中国佛教传承千年的法脉源头,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参与者,是佛教在中华大地兴衰荣辱的见证者。


在历经千年历史的风烟中,八大祖庭依旧光彩夺目,举足轻重。八宗并兴、交相辉映,同源异流、殊途同归,是中国汉传佛教鲜明而光辉的特色。随着新时期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八大祖庭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凸显的尤为重要。坚守祖德,圆融流芳,在当今的国家佛教事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八大祖庭将承担起新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历史使命。


一、三论宗:缘起性空,破邪显正


三论宗始于鸠摩罗什译出龙树《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的《百论》,以缘起性空和破邪显正为思想精髓,奠基于南北朝僧肇、辽东僧朗、兴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师。因依《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等三论立宗,故名为三论宗,属大乘中观派。


西安户县草堂寺 



草堂寺创建于东晋,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原为后秦皇帝姚兴在汉长安城西南所建的逍遥园,弘始三年(401年),姚兴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由此得草堂寺名。


佛教中著名的“中观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都是由鸠摩罗什在草堂寺译出,为三论宗的创立提供了经典,所以他被尊为该宗开祖,草堂寺也因此被奉为三论宗祖庭。鸠摩罗什应请译出《成实论》,大力弘扬成实派宗风,所以草堂寺又被视为“成实宗”的祖庭。还由于华严宗五祖定慧禅师即宗密,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多年,所以又被视为华严宗祖庭。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草堂寺被中国佛教三论宗、华严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尊奉为祖庭,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南京栖霞寺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杨坚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市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

三论宗因注重宣扬“诸法性空”,亦称法性宗,以“二谛”和“八不”之说为中心,发挥宇宙万法“缘起性空”之理。在中国的渊源自鸠摩罗什译出“三论”后,即为僧睿、僧肇、僧导、昙影等相继研究,其中以僧肇最为出名,与鸠摩罗什并称为“什肇之学”。

什肇之学,原流行于北方,后得僧朗传播,流入南方。僧朗住在钟山草堂,遇见隐士周,即传授所学,周因而着《三宗论》。当时江南成实宗很盛,三论的玄纲几乎断绝,僧朗来到江南,非难成识大乘师,破斥从来认为三论与成实一致的旧说,使三论学重旧纯粹。在栖霞山,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后继承法度的栖霞寺法席。梁武帝很器重他,遣僧怀等十人到栖霞山从他学习三论大义,其中僧诠学有成就。嗣后数代相传,遂有“摄岭相承”的宗派。


二、唯识宗:万法唯识,转染成净


唯识宗以万法唯识和转染成净为思想精髓,建立了阿赖耶识(指的是精神方面有一个统一的作用)主要经典依据有六部经书和十一部论书。

唯识宗是玄奘大师留印十六年所专门研究的。这一流派的远祖,是古印度时的无着菩萨(约410~500)和世亲菩萨(约420~500),中间经过护法上师和尊师们的弟子戒贤法师而传到中国。窥基大师常住长安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故唯识宗也称为“慈恩宗”。又因为该宗从分析法相入手,以表达“唯识真性”,所以又称“法相宗”或“法相唯识宗”。识者心之别名。


西安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创建慈恩寺。玄奘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成为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又是玄奘亲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佛教界的重视。


西安兴教寺


 

兴教寺是玄奘法师长眠之地,后其弟子窥基法师和圆测法师也归灵于此,陪伴在玄奘灵塔左右。


三、天台宗: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中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大师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思想精髓。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所以也称为法华宗。智顗的宏文伟著天台三大部,是天台宗的根本典籍。天台宗思想,启蒙于北齐慧文。慧文确立了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慧思发扬光大,兼重定慧,是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


天台山国清寺 


天台山国清寺(摄影:妙雪)


天台山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北的天台山麓。国清寺的得名,是依据创始人智顗遗书中“寺若成,国即清”的意思而来的。隋开皇十八年(598)创建,是晋王杨广按照智者大师遗意所建,日本佛教天台宗及日莲宗均以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还有很多佛教宗派均与我国天台宗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

 

天台山寺内有中国佛教天台宗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郁郁葱葱。纪念唐代著名诗僧寒山、拾得、丰干的“三贤堂”,重13吨的明代释迦牟尼青铜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罗汉,王羲之、柳公权、黄庭坚、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迹,寺外有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禅师之塔”等。


光山净居寺


光山净居寺


光山净居寺,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又名“敕赐梵天寺”,乃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光山净居寺门发源地。北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高僧慧思来到光州大苏山结庵,开坛说法。宋真宗题名“敕赐梵天寺”石刻5个大字匾额,现仍嵌在门头上。寺内大雄宝殿,系明代建筑。寺中尚存有明万历“皇帝敕粉”碑、清康熙“钦赐大苏山梵天寺重建记碑”等历史名人、学者游净居寺所题诗赋碑刻30余块,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宋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碑。

 

光山净居寺内诗、文、碑刻并茂,史称豫南“诗城乐地”。净居寺最雄伟的建筑要数大雄宝殿,它六梁三十柱,朱丹粉壁,雕梁画栋,远吞光州,近映池水,与两厢僧舍呈辅势。广殿相连,厢房四抱,浑然一体。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宋朝神宗皇帝御题“敕赐梵天寺”,门额镶嵌于山寺门前,数株参天唐柏,一株千年同根三异树立于门前,周围景观,自然棋布。大雄宝殿殿前两侧,古碑林立,多是历代名人赋诗刻于碑上。

 

四、华严宗:圆融无碍,相互成就


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以圆融无碍,相互成就为思想精髓,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为初祖。

 

华严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其理论有四法界、六相、十玄门等。 


西安华严寺


西安华严寺


华严寺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十五公里的少陵原半坡,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三祖法藏是实际创始人,葬于华严寺南、华严寺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现仅存砖塔两座,东为初祖杜顺禅师塔,西为四祖清凉国师塔。四祖法名澄观,于三祖法藏殁后私淑其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等,后世称之“清凉大师”。

 

唐代长安是佛教兴法弘教的中心,各宗高僧硕学云集,经新疆、甘肃进入中国的译经三藏多半在此成就译业。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华严寺的社会影响所致,华严寺一度成为“世界佛教中心”。

常熟兴福寺


常熟兴福寺(摄影:妙静)


兴福寺位于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青嶂叠起,古木参天,飞泉石桥,气象雄古,颇擅林泉云壑之美。兴福寺创自南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为寺,名“大慈寺”。相传唐贞观年间,有黑白二龙交勇,冲迸成溪,遂成破涧,故又名“破山寺”。唐懿宗咸通九年,敕赐大钟及“兴福寺”匾额,因名兴福寺。

 

明末天池僧明昱,阐扬“慈恩法相”。清代光宣之际,法灯和尚开堂说戒,专弘“南山”。其后兴福寺住持乏贤,山门寥落。民国丁巳夏,兴福寺檀越及邑中耆老,礼请常州天宁寺冶开和尚主持法席。时冶公方以慈善事冗,难以兼顾,因命嗣法弟子月霞、应慈法师来主斯寺,重振宗风。

 

华严宗大师月霞法师,历主法筵,秉拂伊始,即席不暇暖,筹设“华严讲堂”,以扬法化,未几示寂。应慈法师一遵霞师遗训“力弘华严,不作方丈”,年登九十有奇,犹斋讲不辍。

 

月霞、应慈和持松三位法师在常熟兴福寺办学,弘传华严宗学,培养佛教人才的事迹,对中国近现代华严宗的研究和弘扬有重大推动作用。

 

五、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中国佛教宗派。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又由于自称传佛心印,以觉悟众生心性的本原佛性为主旨,故又称为“佛心宗”。渊源于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传统文化之中,于隋唐时正式创立,到唐未五代时达极盛,宋元以后仍继续流传发展。修学禅宗,不需要富足的经济条件,因为禅者的修行生活,无论山林,水边,茅蓬,只在双腿一盘,就可参禅。古代禅宗祖师大德们,有的常年居住在山林里,吃的是野菜杂果,穿提粗布麻衣,虽然生活是这样的清贫淡泊,但是他们的禅定之乐是无穷的。故而称为“禅贫”。


河南嵩山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


“天下第一名刹”河南嵩山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我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创立禅宗,为我国禅宗各派的共同祖庭。

 

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在国内外有深远影响。 


韶关南华禅寺


韶关南华禅寺(摄影:妙雨)


南华禅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

 

南华禅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六祖惠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禅宗创立之后,影响不断扩大,自身也不断发展,形成了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大宗派(世称“五家”),它们不但取代了国内其人宗派的地位,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公元九世纪,传入朝鲜;公元十二、三世纪,又传入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佛教的主流。此后,禅宗又自东亚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佛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禅宗祖庭。

 

六、净土宗:净化人心,和谐社会

 

净土宗是以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等提倡观佛、念佛以求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形成的宗派,所以名为净土宗。尊东晋慧远法师为初祖,善导大师为二祖。

西安香积寺


西安香积寺


香积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一祖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约十七公里的神禾原,南临滈水,西傍潏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时,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七、律宗:防非止恶,众善奉行

 

律宗以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因其所依据的是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又称为“四分律宗”;又因创宗人道宣律师常住终南山,而又名为“南山宗”或“南山律宗”。佛教的律宗是讲究修身作人的。如太虚大师云:“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因为人格完成了才能成佛。把人作好,修身完成才能进来步开发内心的光明智慧,而证悟最高的真理。这是律宗给予人们的指示,所以称为“修身律”。


西安净业寺 


西安净业寺


净业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凤凰山,距西安市约35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隋末,唐初,道宣律师由丰德寺来此潜心着述。道宣从隋末高僧智首受具足戒,钻研律部。后来又襄助玄奘翻译佛典,得以吸收玄奘译传的新义,用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创立了中国佛教中以研习与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律宗,因而净业寺成为佛教律宗祖庭。

 

在中国汉传佛教的各个宗派中,一般在传承关系上门派都比较多,但律宗却一直以南山道宣为正宗,法系比较单一。所以直到今天,海内外汉传系统佛教的戒律制度和行事仪规,都以南山净业寺所传为圭臬。

 

八、密宗:提升能量,护国佑民

 

密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任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西安大兴善寺 


西安大兴善寺(摄影:妙雨)


西安大兴善寺创建于晋泰始至太康年间,隋唐盛时为翻译佛经的国立译场。其中,以唐开元年间来华的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翻译了大量佛教密典,贡献最大,称开元三大士,盛宏密教。日本高僧弘法大师空海师事不空弟子惠果,回国后建立真言宗。该寺是有中外影响的重要古刹。

祖庭承载见证了汉传佛教八宗竞秀的光辉历史。祖庭文化,是以各宗派祖师大德的悲智愿行与各具特色的教理法门为核心,以寺院道场为空间载体的佛教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及其在当代的传承发展。祖庭文化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汉传佛教尊崇祖师、重视传承的精神,是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合的结晶,具有高度的宗教价值、文化价值与研究价值。

 

祖庭文化具有联通心灵、促进交流的纽带作用,具有拉近心灵、消弭隔阂、凝聚共识、增进情谊的重要功能,是促进国际汉传佛教界交流合作、心灵相通的文化纽带与精神桥梁。

 

八宗并兴是汉传佛教的重要特色,是对佛教全面把握与一门深入的圆融统一,是佛教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宝贵成果。祖庭是汉传佛教各宗派祖师大德修行证果、开宗立派、弘法利生、传灯续明的道场。祖庭文化凝聚着祖师大德的悲智愿行,闪耀着宗风法门的独特光彩,承载着四众弟子的向往尊崇,保存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具有高度的信仰价值、文化价值与学术价值,是佛教文化的珍宝,也是中外佛教交流、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与传统基地。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弘扬祖庭文化,有利于继承祖师大德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利于发扬汉传佛教优良传统,有利于促进中外佛教友好交流。



编辑:慧恒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