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变形记”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8-11-23


极灵寺观音菩萨像(摄影:妙澄)


观音菩萨,梵文叫Avalokitesvara。在东汉时期,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此后在民间有着极为广泛的信众基础。民间谚语“户户阿弥陀,家家观世音”道出了民间对观音菩萨的依赖程度。但殊不知,观音菩萨在佛教东渐之初,是以“勇猛大丈夫”的形象出现的,身形魁梧,面带胡须。随后,观音菩萨的形象逐渐地由魏晋时期的男性形象演,变成隋唐时期的中性形象,再到最后成为宋后的女性形象。


在中国大地上,最早的观音菩萨以男性形象出现,大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据记载,在妇女祈祷许愿的时候,观音会根据许愿人的性别对应显性,这可证明在魏晋南北朝时观音有显女身的概念。唐李百药的《北齐书》中也有记载观音菩萨以妇人形象度化武帝,但又变回菩萨身的故事。根据以上记载,可以认为当时的观音菩萨在人们心中已显示出女性的概念,但很少将女性概念物化与造像之上。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仕人崇尚老庄哲学,美学风格为“秀骨清相”,从而形成了魏晋仕人在审美上所表现出来的“魏晋风度”,此时民族文化大融合,其美学风格也影响到了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虽然当时的观音造像还尚未出现女性形态,但其造像已然从印度造像的高大魁梧转变为了身形颀长、姿态优雅的男性形态造像。


隋唐时期是观音造像由男性转向女性的过渡期。从隋唐时期石窟中的观音造像可知,当时有很多男性观音形象,但大多呈现女性的姿态。如唐代的“白衣观音像”石刻线画。


身形身材为男性,但装饰特征为女性,头饰天冠、天衣飘逸、十指纤长、腕带釵镯,女性特征十足。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第57窟中有一幅唐代观音壁画,兼具男女性别特征。


虽身形为男性,但头饰、发髻均有女性特质,上穿锦衣,下着锦裙,形如妙龄少女。

 

唐朝是一个包容而开放的年代,版图辽阔、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产生了一种自信豪迈、蓬勃向上的民族心态。石窟中男相女性化的情况也可以折射出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这得力于唐代统治阶级对妇女的开明政治制度,从而促进了观音女性化的进程,正如唐朝《兴圣寺主尼法澄塔铭并序》中所说,“菩萨化女身美之”。


五代到宋元明清,观音造像几乎以女性形象呈现了。如故宫博物院藏五代敦煌遗画白衣观音像。肌肉线条已呈现出绰约多姿的特征,观音像头戴襆头,脖颈细长。在宋代话本中,有着对女性观音像的充分描写,如南宋初词人甄龙友《观音像》题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这足以说明,在当时女相观音菩萨已经非常的普遍。

 

元代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生活水平降低。人们在信奉佛教的同时,也对信仰寄托很多基于现实的美好愿望。此时出现了大量以温婉女性形象出现的观音菩萨造像,如送子观音、水月观音、渡海观音、自在观音、童子拜观音等。 


明清两代,以大型石窟雕塑和大型寺庙壁画形态出现的观音造像较少,以墙上修饰、案头摆设或工艺装饰的观音菩萨造像较多。这两个朝代的观音像多以中年女性形象出现,沉静、安详、清秀。


佛教东渐后,观音在中国逐渐演变,已从净土佛国走向凡尘、走入世间,深入民心,已演变成为慈祥温和的母性形象。观音菩萨造像性别的转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从古印度到佛教东渐时期的男相观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有一定女性特征的男相观音,经过隋唐时期由女性观音概念物化成为女性观音造像的过渡,再到五代宋元明清时期,观音菩萨的造像彻底地定格在女性观音上。观音菩萨造像的演变过程折射出的是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以及佛教人间化的过程。




编辑:妙清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