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法师:慈悲喜舍的根本是“心”和谐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9-03-13

(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果仁)


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大众无私自利利人的心量。其精神涵盖层面表现在于“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利己利人,化私情为大公,转私爱为博爱,进一步提升人类的博爱,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人畜,平等爱护一切众生,拔苦与乐;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博爱的心,世界将充满和谐与欢乐;世界将充满着慈爱与关怀。


佛教不仅仅是提倡人类精神文明的宗教,也是促进人性觉悟的道德教育。僧众弘扬佛教的真理,是以佛陀的智慧来提升自身的觉知。实践佛教的慈悲喜舍,来改善人情世故的局限。推动佛教正等正觉的精神,来凈化人心灵品质的明澈。从“心”开始去改善提升与拓展。


能够从心开始,接受佛法真理的启示,以一念息妄念、以正念止邪念,转恶念为善念。在积极开拓发展科技物质文明之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推动改善人类精神的文明;在实行绿色环境保护当中,清除现实环境的污染,清净人类心灵世界的污染。使人类的人情世故转向宽厚质朴方面进展,自然扭转人心的邪恶、暴躁、自私,贪婪与混乱互相争斗,净化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止息战争,促进世界和谐。


《起信论》云:“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维摩经》云:“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就是要我们好好观照本来纯净无染之心,不要受眼前物质世界种种幻象所影响,提升生活的素质,不是追逐表面上的物质追求,而是反观由内而外精神领域的全面提升,以净以修身,俭以养德。少求俭用返朴生活简单纯粹,洗涤贪欲的最佳良药就是“慈悲喜舍平等之心,” 以中道之心的本怀,接人待物,自无往而不利矣。


佛教提倡“知恩报恩”的道德观。我们以报恩心修慈悲喜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云:“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土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帮助之恩,国土的安居之恩以及佛法僧三宝的教导之恩,都要给予回报。


慈悲、报恩的心理、情感,提供了佛教道德修持实践的内在原动力,在佛教伦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世间一切美恶好丑的分别,人我是非的争执,家庭的纠纷,社会的罪恶,哪一件事不与人的心有关?人间的一切善恶,祸福,苦乐,都不可能脱离人心,甚至人的今生与来世幸与不幸的际遇,亦是由人自己的心来决定。


大乘佛教主张慈悲喜舍,自利利他。所谓佛教的利他精神,即是利益诸种有情的精神“自利利他”出自《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该经中有“自利利他,法皆具足”的说法。中国佛教更以“心净则国土净”的坚定信念是“人间佛教”是佛陀的智慧本怀,明确了人间净土的发展维度、思想方向和实践平台,既契合了佛陀慈悲喜舍济世的本怀,也圆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于此同时回应了构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现实修持。具有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社会道德价值,慈悲喜舍是当代人类构建心和谐所无可替代的精神资粮与智慧原动力。(文:寂静法师)



编辑:妙文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