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称他为佛教界之功臣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9-04-25

法显横雪山而入天竺,赍佛典多种以归,著《佛国记》,我国人之至印度者,此为第一。

——梁启超

 

一部《西游记》让西去取经的唐三藏家喻户晓。但东晋高僧法显,西竺取经第一人,比三藏早了228年。

 

是什么支撑这位高僧年近古稀仍毅然决然踏上西去取经之路?他的西竺之行又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少年立志

 


公元约334年,法显诞生于一户龚姓人家。他在家排行老四,但之前的三位兄弟都早早夭折。出于担心,法显的父母在他三岁时便将其送去寺院当沙弥,以求佛祖庇佑。

 

法显自小在寺院长大,与佛结缘,善根纯熟。十岁时,法显便至性过人,发愿出家入道。据史书记载,法显和同门僧人曾于田间刈稻,此时有受饥饿之苦的盗贼前来抢稻,其他僧人悉数逃跑,唯有法显一人留下。

 

法显对盗贼说道:“若欲须谷,随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此生饥贫。今复夺人,恐来世弥甚。贫道预为君忧,故相语耳!”盗贼听完这段话,便放下稻谷离开了。同门僧人莫不叹服。此时的法显才二十未到。

 

二十岁时,法显授受比丘戒。受戒的法显“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自此,佛前静坐一炉香,独卧青灯古佛旁。

 

“虽有险难,吾不惧也”



公元399年,正是佛教东传大发展的时代。道安曾用“经流秦地,有自来矣。随天竺沙门所持来经,遇而便出”来概括此时的佛教发展情况。佛教的一些戒律陆续传达到中土,但尚未有一部完整,这严重阻碍佛教发展。

 

此时的法显已经在佛教界度过六十多个春秋,他也深刻意识到一套完整的佛教戒律是何等重要。于是“以弘始二年岁在己亥,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同契,至天竺寻求戒律。”

 

公元399年,这位年近古稀的高僧为寻求戒律利益中土佛教,与四位同门出发前往天竺。 “无论从何路行,艰苦皆不可名状”。这位65岁的高龄老人,历时15年,约经30个古国,徒步行程4万余里,其中的辛酸艰苦无人道也。

 

“虽有险难,吾不惧也。”少年立志,老而弥坚。梁启超曾用“法显三藏者,不徒佛教界之功臣而已,抑亦我国之立温斯敦也”来赞扬这位高僧。除西行求法之路辛酸不易之外,法显的西竺取经之路又有何特殊之处,以至于得到如此称赞呢?

 

西竺取经第一人


 


法显之前,虽已有如八戒法师等西去取经之先例,但他们都尚未到达印度。法显是中国西行求法到达印度并取回佛经戒律第一人

 

就西行路线来看,法显求法之路途径、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约30个国家。当时地理知识尚未普及,交通手段也极端落后,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法显采用水陆两种交通方式求法这么多国家,实属不易。

 

此外,法显求法所到达的30多个国家开阔了当时人民的地理视野。求法过程中法显与邻邦人民互相学习,促进国际友好交流,称得上“一带一路”第一人。法显以自身的佛学卓识为友邦人民称颂,印度尼西亚学者甫榕·沙勒表示: “人们知道访问过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的第一个名字是法显”。


 


就带回的佛教戒律来看,前文说到,法显西行求法之前,中土佛教尚未有一部完整的戒律。法显西行共带回十一部佛教经典,四部为律藏,包括《摩诃僧祇律》、《僧祇比丘戒本》,《弥沙塞律》及《萨婆多律抄》。

 

将这些佛教经典带回中土以后,法显又开始进行翻译工作。在现存的佛教文献当中,目前完整或基本完整的戒律,仅存六种。法显从印度带回,并与印度僧人佛陀跋陀罗合作翻译的《摩诃僧祇律》算其一,带回的《五分律》也算其一。

 

正是有法显西行求法这段殊胜因缘,《摩诃僧祇律》及《五分律》得以完整留存,这对研究中亚和古印度佛教史有着重要意义。

 

《法显传》



有人说过:高僧者特立独行,释迦精神之所寄,每每能使教泽继被后世。至若高僧之特出者,则其德行其学识独步一世,而又能为释教开辟一新世纪。

 

除取经及翻译之外,法显以自己游历为素材撰写出《法显传》(又名《佛国记》),这也是唯一一部法显著作。他将自己15年间游历的所见所闻详细记录于书中,具有极高价值。

 

《法显传》不仅仅是佛学典籍,也为一般学术界所重视。书中所记录的内容对于学者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各国佛教活动、中西交通、南亚人文风情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至今,《法显传》已被译成多个版本,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


 


感叹斯人,以为古今罕有。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如显之比。然后知诚之所感,无穷否而不通;志之所奖,无功业而不成。

——《法显传校注》

 

法显在回忆自己的取经之路时也 “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

 

法显,少年立志,老而弥坚,在佛教界乃至文学界有着重大影响力。

 

这位“低调”的西行老人,荷担如来家业,从事文化交流。留给后人的,是开发不尽的宝藏。

 

(图:寂戒法师 演顺法师 沈浩鸣 杨添顺 黄启金 文:妙清)



编辑:贺雪垠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