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善 叫我佛慈悲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9-04-28


近日,由广州大佛寺与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脂类医学和技术研究室联合主办的善友康乐社“健康人生”癌症康复营第十一期培训班正式开营。据了解,大佛寺自2016年举办康乐社以来,至今已惠及300多名学员。

 

广州大佛寺方丈耀智大和尚表示,佛法以慈悲、慈航普度广大癌症患者。希望通过寺院的善行呼吁社会,大家一起共同关注、关心、关爱癌症患者的身心健康。

 

佛陀以慈悲精神度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益慈善活动中,“我佛慈悲”的善行不胜枚举。

 

予乐拔苦的慈悲精神


 


释迦牟尼观世间芸芸众生饱受生老病死之苦而不得解,遂创建佛教,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关注人生苦难,其重点是关注人。

 

慈悲是诸佛心念。佛教讲慈悲为怀,出世而入世。慈悲是佛法的中心,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大智度论》卷二七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十地经论》中说道: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

 

慈悲正是与众生予乐拔苦的统一,是慈心慈行与悲心悲行的统一。佛教正以这样的佛陀精神普度众生。

 

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核心精神,贯穿于整个教义之中。也正是这种慈悲精神,带领着佛教努力践行公益慈善事业。

 

有一种善 叫“我佛慈悲”


 


慈悲精神只有体现在行动上,才是真正的慈悲。佛教的慈悲体现在他们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关注正遭受苦难的众生,关注世人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基于佛教慈悲精神的公益慈善活动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那时的佛家寺院济贫救灾,布施大众,助其渡过难关。设立六疾馆,收养贫穷生病之人,设立孤独园,收养孤幼贫老之人。

 

魏晋之际杯度、僧惠、佛图澄等高僧研习医学,施医给药。瘟疫发生时,僧人们走出寺门,义务进行救助并免费提供药物。

 

隋唐时期,德美高僧建立悲田敬田两种义田,施衣施粮,救济贫苦之人。寺院建立养病坊,收养贫困及废疾老人。恤老、慈幼、施药、济贫,一系列的慈善活动都有僧人们的身影。

 

唐朝开元年间,五台山清凉寺设粥苑,于灾年救济灾民。宋代, 佛教的慈善事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朝廷给予参与赈灾救民的僧众度牒,以此鼓励僧人参与慈善事业。

 

那个时代,佛陀就已是最伟大的慈善家。时至今日,僧人们依然发扬着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

 

新时代下的佛教慈善

 


随着时代发展,佛教的公益慈善也不断加入新的模式。

 

佛教领袖赵朴初曾任上海慈联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负责难民收容工作。1942年,河南发生蝗灾、旱灾,致使灾民载道。朴老闻此噩耗,立马发起赈灾捐款活动,并为灾区送去大量药材。朴老说到自己的一生就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佛教,一件是救济。

 

佛源老和尚出于慈悲普化精神,情系天下,乐善好施,一辈子热心于扶贫、助学、医疗、养老、救灾等诸多公益事业。1998年特大洪水,佛源老和尚捐赠物大量物资。老和尚生平还时刻关心着我国教育事业,捐资修建了益阳美华希望小学。

 

       新时代下,受人间佛教思想影响,佛教慈善组织也越来越多,慈善形式也愈发多样。

       关注弱势群体、慰问困难群众、公益植树、爱心助学......佛教善行,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寺院除进行一系列的公益慈善活动之外,有的甚至建立专门的慈善基金会。基金会秉着慈悲济世、公益慈善的理念,发挥着佛教教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佛弟子们追随佛教的慈悲精神,用一颗赤诚之心,怜悯芸芸众生,关爱世间一花一草,以慈悲包容的心怀去帮助他人,宽容他人。佛教,正将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投入到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中去。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新的社会环境下,虽然人民的物质条件有了提升,但是在天灾人祸面前,仍有一批弱势群体需要救助。

 

太虚大师提出的“人间佛教”要求佛教积极走入社会,积极提供公益服务。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佛教徒们便以善行来积累恩德,修行佛法,于日常生活中成佛。

 

繁闹喧嚣的快节奏生活,让许多人暂时“忘却”性本善的自己。而佛教中因慈悲而衍生的一系列公益善举,无疑给当下的世人打上一剂强心针。当你在庸庸俗世中感到疲倦迷惘时,不妨也用慈悲善举来找回本心。

 

太虚大师曾说道:“佛教之主潮,必在密切人间生活,而导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佛教,用一颗慈悲善心密切关注着人间生活。


如今,佛教坚定不移地践行着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理论,将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之大慈大悲精神落实到实处。


(图:贾宁 卢鹏宇 赵德明 文:妙清)



编辑:贺雪垠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