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现代社会

来源:大菩文化发布时间:2010-01-01

  一、佛教存在形态的历史考察


  佛教扎根中国,殊为不易。西汉佛法东来,与儒家礼法隔阂,未得普及。至五胡十六国时代,天下大乱,汉儒“天人合一”理论崩溃,各家争鸣,佛教遂得乘隙而入,借助玄谈,为士人所理解,流行起来。以“无”释“空”,再从“无”到“空”,佛教借助“格义”而在理论上逐渐独立,终与玄学分道扬镳,独树一帜。由此观之,佛教在理论上的推广,是一个根据时代思潮而因势利导的渐进过程。


  就佛教组织存在形态而言,同样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初期佛教传播,注重在中心城市传教,利用城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地位,激起震动,以收立竿见影之效。洛阳白马寺,为众所周知。汉代洛阳,乃译经道场,高僧聚集,大寺迭起。佛法流布,也以各地中心城市为首选。三国时代,高僧康僧会到江南,就是在都城建业演示佛法,说服孙权,才促使吴地佛教兴盛。


  晋代丧乱,皇室播越江南,北方沦陷,五胡陵替中原,城市首当其冲,屡遭兵燹。洛阳毁于刘曜一把火炬,其它城市,也都成为攻掠的目标。因此,城中百姓,扶老携幼,避乱于林野,或结坞自保,或寄人篱下,旧的社会瓦解,新的乡村形态逐渐成型。当此之际,佛教的发展,尤须予以注意。


  就胡族而言,其所欲推翻者,汉族的政权及其文化,但是,胡族由于文化发达程度不高,拿不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精神,因而倚重佛教,以其为外来宗教,而欲以此取代中原文化传统。故佛教发展,得一契机。胡族政权所在之地,颇聚高僧,译经传法,建寺立塔。


  在不为人重视的乡村,却出现具有根本意义的变化。一大批僧人,并不愿意享受城市的优越生活,而布衣草履,持钵化缘,行脚于乡村,深入到山林,在民间讲法,鼓舞信念,向往净土,克渡时艰,让民众精神有所寄托,对前途有所期望。他们在乡间建立庙宇,筑路修桥,传授文化,广行善事,救助苦难。这些僧人的事迹,于今佛教史上,鲜有研究。实际上,他们与佛教史之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高。经过这些僧人献身般的努力,佛教才能够普及于中国的民间社会,而不仅仅漂浮在上层士族权贵。深入社会基层,获得广泛的群众信仰,乃扎根中国之一大关键。


  而且,也只有同社会紧密结合,佛教才能够逐步适应中国的国情,实现自身深刻的转变,诞生新的中国佛教。


  从以上的历史考察,可以得出宝贵的经验:佛教无论在理论的阐扬和存在的方式上,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教条僵硬的,而是与时俱进,根据时局国情,不断调整,动态适应,紧紧地同社会相结合,达到服务于社会大众的目的。而只有始终着眼于广大的社会大众,佛教才有生命力,才能不断发展。


  对于今日而言,历史的经验对于佛教的发扬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二、佛教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隋唐时代,中国重新统一,强大的王朝出现于世界,佛教迎来发展壮大的黄金时代。这时期,佛教在空间上的广泛分布,是以前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


  继北周武帝灭佛之后,隋文帝大规模复兴佛教,向全国各州颁送舍利,并让各州建立国家寺院,这种做法,为后世所继承。可以看出,隋唐以来,佛教的发展是全面的,城乡并举,大寺小庙构成不同的层次,适应社会各个阶层的需要,当然,唐代以后,佛教寺院有离开闹市的趋向,与人烟稠密的区域拉开一定的距离,在城市稍远的地方,选择山水清幽之处,见道场修行。禅宗兴盛,这种趋势得到加强。


  人多嘈杂的地方,对于寺风和僧人的修行,多有负面影响。在以农业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佛寺适当向郊区乃至山林迁转是合理的。


  在日古代,自平安时代起,就出现了佛教向山林的大规模转移,形成“山林佛教”,建立诸宗的总本山,专心致志于修行。


  由此看来,佛教离开闹市,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近代是人类有史以来社会形态发生最大变化的时代。工业化,造成人口和资源的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已经下降到相当低的比例,乡村城市化,新兴城市大量涌现,加速人口的集中,甚至在农村,人口居住也日趋集中,城市越来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中心地。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信息革命,使得城市的中心枢纽作用更加重要。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在工业时代尚处于发展时期,又遇上了发达国家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浪潮,工业化和信息化两股潮流汇合在一起,形成发达国家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复杂局面和迅速汹涌的现代化潮流,造成人口更加迅猛地向城市蜂拥而至,城市在物质与精神文化方面的垄断地位,不但不会减弱,反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大的加强。另一方面,超常速度的现代化,使得大量的社会问题,本应在不同时代先后出现的困难,都同时出现。


  目前,国家采取的对策,使用发展来消化这些问题,这是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路子。但是,发展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而有些问题不一定能够通过发展得到解决,最为突出的问题,仍然在于精神文化的层面,适应高速变化的社会的道德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更新文化内核,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其困难还在于新的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现成的蓝图,必须亲自探索,承担风险,找到切实可行的道路。


  面对社会巨大的精神需求,佛教不能回避,必须立足于都市,服务于都市,因循守旧,据守山林,是不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因此,佛教必须积极探索在都市发展的新路子,发扬普世救济的献身精神,积极服务于最广大的民众。


  三、探索佛教发展的道路


  佛教的发展道路,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是对外的,服务于社会,发扬宗教的救世精神。其二是对内的,提高僧人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坚持修行,造就新一代僧人,让佛寺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


  就第一个方面而言,这些年来,上海的佛寺在社会公益事业,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然而,新型都市佛教,对于我们来说,经验还不足,还有许多工作可以开展。在这方面,国外宗教团体长期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给我们作为参考借鉴,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我以为,以下几个方面,使我们可以有所为,有所建树的。


  要把寺院建成精神文明的善良之地。寺院和僧众,在社会民众心目中,应该是清净行善的,通过自身的优良品质,感染大众,催人向善。因此,寺院应该突破原来的格局,着眼于社会,有一部分设施,向社会大众开放。例如,寺院可以针对当前社会文化设施不足的情况,开放图书馆,建立一般阅览室,开展文化活动,普及知识,设立文化讲座,让一般民众到这里来,得到文化的熏陶。


  这些活动,应该尽量少些宗教的色彩,不宜有太多的宗教目的,避免功利的感觉。国外宗教办的大学,除了有一个宗教系之外,与一般大学没有不同,目的在于服务社会。这种做法,在台湾也被采纳。社会对于寺院的文化活动,产生一种亲近感。


  寺院可以定期让一些有修行学养的高僧,接受社会民众的咨询,宣扬正法,帮助民众解除精神苦恼,抵制各种冒充宗教的邪说的影响。


  积极帮助弱势群体,设立医疗诊所,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帮助贫苦学生,设立奖学金。


  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支持学术活动。近年来,有些寺院已经注意到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创办刊物,出版图书,提高我国佛教研究的水准。应该看到,在这方面,我们的投入还是不够的,应该编辑一批语言生动活泼,内容正确,有水平,高质量的书籍,取代眼下佛教图书鱼龙混杂的局面,让社会大众正确了解佛教。同时,应该翻译介绍一批国外佛学研究的学术著作,提供研究的参考,弥补不足。


  城市的特点在于人口集中,信息集中,传播迅速,这对于扩大与国际的学术交流,拓展视野,积极与国际学术界对话是有利的。在国际佛教学术界,我们应该取得与我们国家相符合的地位。


  加强研究,也是加强僧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研究和修行是不矛盾的。释迦牟尼创立佛学,是建立在高度的智慧之上,并且经过几千年历史的考验,并不是迷信。迷信才害怕科学,真理总在理论和实践的反复探索中存在。


  寺院的僧人,应在加强修行的同时,提高文化素质,可以选送一些有水平的僧人到大学学习,造就新型的僧人队伍,建立寺院自身的研究力量。


  只要我们针对都市的特点,以佛教慈悲的精神,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中国的佛教事业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编辑:果信 责任编辑:李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