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代高僧

本性禅师谈月身菩萨慈航禅师传奇(连载二十四)

大菩文化 2020-07-27 14:24:3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了。8月2日,日本的神道、儒家、佛教、天主教等联合成立了“精神报国大同盟”,8月17日,日本宗务局长号召宗教积极促进国民精神,各宗教举行“报国大会”,慰问日本皇军。1938 年3月30日,日本文部省与神道、儒家、佛教三教代表,签署协议要在中国布教。日本的对华侵略,也伴随着文化侵略、宗教侵略。


就中国佛教界而言,对于日本佛教布教行动背后潜在的侵略意图,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由慈航禅师主编的《星洲中国佛学》上发表一位署名无畏的文章,题为《凡事须平心而论》,其中揭示说:


日本自傲地说是大乘佛教,可以革除袈裟,可以娶妻生子,可以饮酒食肉,可以服装俗化,可以参加政治,可以参加军事,日本和尚做间谍的,可以说每一个和尚都是的,这是谁人都知道的,而处处也都能见到,尤其是此次南侵,我们是常见常闻的,佛教徒既然没有自己的灵魂——主义,去随波逐浪,去同流合污,何怪乎同归于尽,不能自拔!


面对日本的侵略,一些佛教徒及对佛教存在误解者心存疑惑,既然佛教倡导不杀,那佛教徒如何抗日救国呢?对此慈航禅师一再宣称,佛法可以“救国”:“救国,救国,凡属国民一分子,都应负起救国的责任!当然,我和诸位都是中华民国的一分子,大家都有救国的责任。”


慈航禅师又说:


有人说,佛教最要紧的信条是慈悲戒杀,如果佛教真的有利于社会国家,对于这个信条将无从自圆其说。好比日本军阀凶暴蛮横,侵略我国东北四省,佛教徒如果慈悲戒杀,社会国家不因此也就完了?若是攘臂而起,挥戈杀日本人报仇,岂不是犯了自教相违?


我说,大乘佛法是积极的,是救人的,现在讲一则故事:当释迦佛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和五百位菩萨住在一起,碰着一个恶人,那人想把五百位菩萨杀掉。那时佛陀自己思维:要是五百位菩萨真被这恶人杀掉,那是多么可惜。想罢,便向那恶人说:我并不是故意要起瞋心,为的是要救这五百位菩萨,并且要免你不堕落,便不得不先杀你。终于杀死那个恶人。


所以凡是大乘佛教的信徒,对于有害人类的蟊贼,都应该抱着抵抗铲除的决心。同样的道理,日本人敢侵犯中国,我们要尽国民的天职,就非抵抗不可。这正是慈悲精神的发扬。


至于戒杀的话,要看用在什么地方,若太拘泥了,反落执着;而且佛教的慈悲戒杀,并不是单单教中国这样做,是教全世界的人类都这样做,倘若全球人类,都肯学佛,杀既没有,更何用戒?这一层要大家认识清楚,方不至于发生误会。


慈航禅师的话是针对在家佛教徒而言,他激励他们奋起抗争,参加保家卫国之战斗,奋勇杀敌,以尽国民之天职,此与佛教的慈悲精神并无违碍,因为日本侵略者的残忍、罪恶罄竹难书,唯有与之斗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人民安宁。


而在其它的场合,慈航禅师是很注重护生精神的,特别是对于军人,他劝诫大家要立足人类立场,维护人类的和平,他曾对锡兰军队的官兵演讲说:


我们大家同是人类,不问他是英国的,你是锡兰的,我是中国的,他是印度的,或其他国家的,然而圆颅方趾那是一样的。因此,大家应当互相亲爱,互相帮助,不应当彼此仇视,除了罪无可赦由长官命令下来处罚的人,其余的良民,不但不能丝毫的损害他们,并且要竭力保护他们。


在中国古书上说: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样,我们就知道;人者,仁也,有仁慈的心才叫做人,假定失了仁慈的心,就是失了人性。所以我希望诸位处处思想到我们同是人类,不要忘记自己是有人性——仁慈的心。


慈航禅师不仅鼓励居士弟子们参与抗日斗争,自己也积极的投身抗战活动。他积极参加太虚大师的中国佛教国际访问团,此团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外宣传我国的抗日政策,积极联络各国友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世界的和平共同努力。1940 年4 月25 日访问团活动结束之后,慈航禅师仍然留在南洋弘化。他用佛教的智慧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生死的较量。


有一次,因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疯狂侵略东南亚诸国,慈航禅师只好避难于马来西亚的槟城。在槟城期间,慈航禅师念佛不忘忧国,他回忆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过程说:


果真不久,日军就完全盘踞了整个的马来亚,一班救国抗日份子,他们的头颅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在我这个过着糊涂生活的人,以为天倒下来,也没有我的关系。谁知东边来了一封信:师父!慎重!外面的风声很不好。西边又来了一封信:法师!请暂时不要外出。还有两位特别关心我的人,因为信上不好明言,恐怕检查,特意派一个人来通知我:外面谣言说,日政府派暗探各处去找你,无论怎样暂时是不要外出。……


有一次他叫我多写几个讲题给他选,我写了一百二十个,好像素菜馆的菜单表那么长。他对我笑了一笑,为什么都是说佛教的话?我说:我是佛教徒,只会说佛教的话。他说:我出个题目你做。我说:那是最好没有。他的题目叫做祝捷。我把他做反了,变成了祝缓。


第二次他又出了一个题目,叫做喜讯。我又把他做反了,变成了忧讯。


他明知我是和他捣蛋,但是我已经先打过他的招呼,说只会讲佛学,他也就没法奈何我。


但是一班人劝我说:常常这样,不是好事,还是避避他的锋尖好一点。于是我一溜烟就跑到别处去,这才脱出他的虎口。


日本是于1941年12月8日登陆马来西亚,开始了数年的殖民统治。慈航禅师的这篇自述所描述的应是1941 年12 月前后的事情。当时的日本统治者以性命相威胁,派人跟踪并要求慈航禅师违心地发表支持演讲,都被慈航禅师巧妙地拒绝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了!举国欢庆。


是年10月10日,慈航禅师兴奋地写下了他的《国庆有感》:“如山国耻从兹雪”。海外游子虽然身处异地,但心中荡漾的还是那颗火热的中国心!


慈航禅师另于《佛教公论》复刊第8期发表《时事感怀》十首,抒发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感想,表达了佛教徒对世界和平、人心安定的愿望:


其一

除暴安良号大雄,扶危济弱竟全功。

天心自具公平德,岂忍强梁毕始终。


其二

沦陷冲绳已警钟,收缰未晚或弥缝。

冥顽应具回头觉,日阀何为故步封。


其三

自弹自打唱高腔,字典原来不识降。

胜败本来无定算,谁知把握在联邦。


其四

苏军尽向后防移,一股回攻更觉奇。

将在谋来非在勇,柏林全陷悔方迟。


其五

英雄作事每心违,病在言来行实非。

万丈高楼从地固,好将仁德筑坚矶。


其六

早知今日莫当初,一事无成已存虚。

寄语穷兵黩武汉,请将冷眼鉴前车。


其七

聪明自作实如愚,今古强梁与卤夫。

试看号称盟主国,如今树倒薜萝无。


其八

风云莫测本离迷,胜败兴衰怎得齐。

可笑当年头昂汉,附近俯伏愧嫌低。


其九

为人切忌冒招牌,言行相远实两乖。

根本既伤花自萎,虚浮做事怎称怀。


其十

身心无定路徘徊,一事无成当已催。

自古枭雄称铁汉,管教铁树待花开。


(作者介绍:本性禅师,福州开元寺方丈、泰宁庆云寺住持)


上一篇

《毕俊辉居士》


下一篇

《人间佛教》

编辑:王丽荣 责任编辑: 张妙
下载APP荧幕净土装进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