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代高僧

本性禅师谈月身菩萨慈航禅师传奇(连载二十五)

大菩文化 2020-07-29 14:37:24
原标题:人间佛教

鲜为人知的是,现今作为中国汉传佛教界尽人皆知的“人间佛教”一词与慈航禅师有很大关系。


星云大师曾说:“'人间佛教'这一口号,最早是慈航法师所讲,他在1946 年(民国三十五年)出了一本杂志,就叫作《人间佛教》。那时候当然有人提倡人生佛教、人本佛教,但是慈航法师一口就喊出人间佛教,这个有杂志佐证的。在南洋新加坡,1946 年出版过一段时间。”


星云大师的说法是有依据的。法舫法师《吉祥经》序中也提及慈航禅师创办《人间佛教》之事:


民国丙戌(1946)十月,礼佛圣迹,阅一月而归,接星洲慈航兄函,谓《中国佛学》月刊将更名为《人间佛教》,嘱为文章,忆大醒兄主编《海潮音》时,曾辑《人间佛教专号》,自此以后,斯名颇为佛学界所称用之。


《人间佛教》后改名为《(星洲)佛教人间》,这份杂志的宗旨是“发扬大乘佛法真义,应导现代人心正思”,致力于人间佛教思想的阐发与宣传。


慈航禅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源于太虚大师,他在思想上受到太虚大师的影响最为深刻。在他的心目中,太虚大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他曾说:“太虚大师是我生命的崇拜,谁触犯了他老人家,我可说一句以命相偿。”太虚大师积极提倡佛教改革,他的主体思想就是要建设人生的佛教,人生佛教的目的就是改善人间,由此对治以往人们印象中的“死人的佛教”“消极的佛教”。


慈航禅师与太虚大师的关系,一是佛学院的师生,二是佛教革新理念与实践的领袖与追随者,后者尤为重要。“以师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这是慈航禅师的座右铭,也是他所创办的各种佛教刊物上最为常见的标语。其所谓“师心”“师志”就是太虚大师之心、太虚大师之志,是现代佛教改革派领袖改革佛教、振兴中国佛教的伟大志愿!


太虚大师不仅因其提出了人生佛教的理念而闻名于世,他积极致力于新式佛教教育机构的创办也令世人瞩目。除去闽南佛学院外,大师还创办了武昌佛学院、重庆汉藏教理院、北平柏林教理院、西安巴利三藏院,这些佛学院引入了现代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如重视学术研究、外语学习等,虽然因各种原因,特别是经费之困扰而命运坎坷,但太虚大师的努力还是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当代各类僧教育学校的发展。


慈航禅师南游朝圣抵达缅甸仰光之后,扎根海外数年,一方面向国内提供南传佛教的近况,以资佛教革新运动之参考;一方面在南传佛教国家将人间佛教的诸多理念付诸实践,他在仰光的弘化活动有声有色,自然引起国内佛教界的重视与推崇。慈航禅师离开缅甸回国弘法,他的演讲往往结合自己在海外的人间佛教实践经验,颇能引发听众的兴趣,逐渐成为中国僧青年心目中佛教改革派的“旗手”。


慈航禅师创办《人间佛教》等刊物,撰文积极响应师说,鼓吹人间佛教。相应于人生佛教,慈航禅师的人间佛教理念主要关注如下三个方面问题:


第一,佛法与人生的关系。


首先,慈航禅师认为,要明白人生的主要问题,必须明白佛法。在《菩提心影·人生篇》中,慈航禅师讨论了种种人生问题,他说:“什么叫做人生?人生之问题有二,一曰生从何来,二曰死往何去。”而佛教的十二因缘说就是对此最为详明而稳妥的阐释。


其次,在明白人生实相后,我们通过佛法,可以知道怎样做人。慈航禅师说:“我们要学佛,就是学佛的智慧,学佛伟大的人格。”


最后,因为学佛做人,可以建设“人生净土”,慈航禅师说:“世界的不安,社会的紊乱,皆因乱杀、乱取……所致,要想建设人间净土,非要从五戒入手不可!一人能实行,则一人得平安;一家能实行,则一家得平安;乃至一村、一镇、一县、一省、一国能实行,则皆能得平安;全世界各国皆能奉行五戒,那么,人间净土社会的实现也就指日可待了。”


除去对人生大问题的探讨,慈航禅师也关注人生细节问题的佛法运用。在《我的生活观》一文中,慈航禅师将人的生活分为十种,即一般的生活、纵欲的生活、技能的生活、风雅的生活、恶人的生活、善人的生活、贤圣的生活、罗汉的生活、菩萨的生活、佛陀的生活等。罗列这些生活类型,引导各人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而在《再谈生活》一文中,慈航禅师又罗列了各种不同的生活类型,如科学的生活、文学的生活、宗教的生活等,他认为宗教的生活并不完全是消极:“我是一个佛教徒,然而我不望每一个人都信佛教,但最低的限度,每一个人都能信仰一种宗教,无论对自身,对国家,都有莫大的利益。”


此外,慈航禅师还从佛教徒的立场出发,谈孝、谈习惯,谈对音乐的看法,谈立志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第二,佛教的社会责任慈航禅师对有人提出“佛教徒是无职业的,对于社会毫无利益”, “佛教是亡国的宗教”等的说法进行驳斥。


第三,指出佛法的特胜之处。佛法既不同于世间一般学术,也不同于一般宗教,佛法可以融摄一切学术。在《世法与佛法的不同点》中,慈航禅师认为世间的学说都是用第六意识分别出来的,是有限的、污浊的,流于生死的,佛法则是真心流露,无有穷尽,是清净的。在《佛教与一般宗教之异同》中,慈航禅师指出佛教反对神的创造和主宰的说法,而谈诸法从缘起,可知佛法决非宗教。


要之,慈航禅师以为入世、出世和救世是“佛教伟大的三种精神”,佛教是积极的、救世的,但不失其独特的优胜。他还提出“文化、教育、慈善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以此作为人间佛教的核心内容,而这些观点都是得益于太虚大师的教诲,应可无疑。


而在鼓吹人间佛教理念之外,慈航禅师也积极响应太虚大师的佛教革命运动,他提出了破除迷信、整理佛教的具体改革方针。


(作者介绍:本性禅师,福州开元寺方丈、泰宁庆云寺住持)


上一篇

《抗日爱国》


未完待续

《护法胡文虎居士》

编辑:王丽荣 责任编辑: 张妙
下载APP荧幕净土装进口袋